沉重的鼻息在房间里响起,李玉静静的站立,全身的鲜血也不顾了,就这样站了不知多久,他的身躯才动了一下,迈着沉重的脚步,慢慢的向门外走去。
这时,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远处的景色也开始模糊了,前方一阵脚步声传来,李玉才台了下眼皮寻声看去。
来的是他徒弟,远远的看着李玉,道:“师父,有些晚了,是时候准备出了。”
他轻声的提醒,好在隔着不算近,否则李玉的这番狼狈模样一定会落入对方眼中。
李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反而是转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无论先前怎样,他也不可能这样去镇长家,更不能让对方现他的不妥。
…………
镇长的院子,灯火通明,气氛浓郁,从客厅中偶尔传出有说有笑的声音,同时还偶尔夹带着洋文,听得下人一脸的稀奇,当然他们是听不懂的,只是觉得好奇而已。
客厅里,圆桌上,此时已经坐满四五人,李昌华在上座,其次是李慕容,还有三位洋人,依次是一名老者、乔治、詹姆斯。
笑声正是桌子上的人出来的,镇长李昌华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的洋人,也就是所谓的“神棍”。
老者头灰白,皮肤黝黑,但面容和善,要不是肤色和面貌不同,是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
当然这如果放在外国人的眼中就不一样了,如同中国人对中国人一样,看得无比顺眼。
“呵呵,查理先生远道而来,不畏艰辛的传播西方的哲学,这种精神老夫深感佩服,我想在大不列颠帝国也很少有先生这样的能人,所以老夫摆下这桌宴席,为先生接风洗尘,先生肯赏光,老夫荣幸之至,俗话说,远方来的都是客,我可是将先生当做我天水最尊敬的客人哦!”李昌华打着官腔说道,如今他就是以镇长的身份接待对方的。
“李先生太客气了,我只是一个传教士,初来贵地,就蒙受如此款待,实在受之有愧,而且我听闻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入乡随俗’,我既然来到这里,就会随着这里的风俗,算不得客人才是。”查理说着蹩脚的汉语,微笑着。
“哦,看来查理先生对中国文化也是颇有研究,精通非凡啊,这倒是让老夫有些刮目相看。”李昌华笑道,眼中更是闪过一丝异色,显然这洋人给了他一种特别的感觉,就是中国通的那种感觉。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也只是略懂一二,要说有研究倒是有些研究,只不过说精通,就让李先生笑话了。”查理笑着连连摇头,他虽然向往中国,也确实研究过这个国家的历史,但用到“精通”二字只觉得有些过了。
“先生太谦虚了,我们中国人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可不会像先生那种拐弯抹角哦。”李昌华淡淡的看着对方,这样打趣。
查理灿然的笑了笑,只觉得有些尴尬。
此时,李慕容却是拉扯了一下他的父亲:“爹地,你就少说几句吧,神父坐在这里,连一口茶水都没喝。”
“哈哈,那是那是,我差点忘了,来来,三位,老夫敬你们一杯。”李昌华举杯大笑。
三位洋人却是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李昌华的脸色顿时怔了怔,“三位莫非是瞧不上老夫,或者是觉得老夫不配给你们敬酒不成?”
“srry,李先生误会了,您的热情我们心领了,可我们是不喝酒的。”乔治连忙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