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与士大夫吃完点心以后,便命人将主食依次摆了上来。
这古代的食物的确是撑不上美食一说,打眼望去,眼前的桌子上,一种类似于现代黑米的食物苽(g),作为主食摆放在每个人的面前,又尖又细,吃着味道倒是和大米味道不同,再加上一桌子各式各样的全鱼宴和瓜果蔬菜,虽然比在蓝星吃的满汉全席要差上那么一点,但还是比自己印象中古代的食物要强上了百倍。
味道对于李继这个并不是吃货的家伙来说当然也是不错的。
“王上,工匠将王上所说的水泥赶制了出来,现在正在殿外候着呢!”随身太监胡华接到殿外小太监的报信,便速速跑上殿,告诉了此时正在大吃大喝的李继。
“水泥成了!快让工匠进殿,寡人要来看看。”李继大喜过望,现在所有诸侯国常用的粘合剂便是以黏土为主,糯米和石灰作为城墙粘合剂的存在,却是非常的少。
主要还是因为糯米价格高昂,毕竟是一个可以用来做食物的存在。石灰效果虽好,但是却受制于开采地点和保存不够方便,倒是不如黏土要来的更方便一些,可以随地取材。
水泥灰被工匠由一个木盆端了上来,当然旁边还有一盆清水,工匠主管跪拜在殿下,“大王在上,臣按照王上所写的手书经过改良,并且添加上手书上面所写的特殊物品以后,终于研制成功了,臣经过实验发现,水泥凝固以后的硬度,的确远超于现在得糯米浆,石灰浆百倍有余。”
“而且,”工匠主管迟钝一声说到,“水泥经过改进以后,储存和使用也方便了很多,开采的难题手书也能完美解决,水泥的出现堪称一大利器呀,王上!”主管经过思考以后便将自己的想法,在朝堂之上诉说出来,很显然,面前的这个结局,众人脸上的表情,很符合主管的目的,水泥成功生产,主管水泥制作的主事之人当然也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水泥的知识讲解当然不是李继脑子里以前的记忆,而是用他仅剩的310点的国力,从系统哪里购买来的,虽然最后只剩下了10点国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想要国力值增加,在李继的心里认为,只有国家更加强大,繁荣昌盛国力才可以增长,主要的原因还是其他太贵的也买不起,只有买了水泥知识,发展经济一道才是王道。
台下这个主管一边讲解水泥的功效,一边将水倒进了水泥灰里,不断的搅拌起来。
李继笑呵呵的看着台下所发生的一切情况,水泥和蓝星所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凝固以后一样,就能开始进行商业发展了,这也是李继在这一段时间里想到的唯一增长国力的办法。“各位臣公怎么看待此物。”
左右相还有台下众人纷纷靠近观看,“不到一个时辰便能有此硬度,不管是修筑城池还是用作其他方面都是一大利器!”右相吴远惊讶的朝李继拱手作揖道。
“不错不错,王上,若是能将水泥用做修筑城防,并且贩卖给其他国家的话,我国绝对能因此获利数倍,甚至百倍也不止。”左相田光哈哈大笑,好似能看到以后整个唐国日进斗金的情况一般。
“大王决定将水泥如何出售了吗?”田光表示我能,我可以的表情询问着台上端坐的李继。
“哎,大王想要做什么,左相只管听从便是,我想大王既然将水泥这等利国利民之物告诉我等,也不会让我等白白无事可做的。”表兄郑恩一脸恭维的表情,任谁都能看出来,他也想对水泥这个新兴产业横叉一脚,从中获得利益。
“哈哈,自然如此,这样吧,寡人深思熟虑以后绝对,不如以王室的名义组建一个商会,各位大夫都出资入股商会,最后联合唐国所有商人,让他们推广出国,负责生产销售水泥,商会成员共同富裕,各位觉得如何!”李继转眼间便想到了一个办法,这还是以前看电影所领悟到的一个办法,这样商人阶层就会彻底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用利益栓住利益。
“臣等谨遵王令!”
话分两头,唐国三大支柱产业,汉江的鲈鱼,南阳盆地的矿石,洛阳的粮食粟米,每年为唐国所产出的经济是全国总经济的十分之八还要多,水泥一出,其简易的做法,迅速的干燥,再加上干燥以后的硬度,绝对能成为唐国的第四,排名第一的支柱产业。
李继本来以为原身投靠的楚国的原因是因为楚国的美女,想不到后来经过思考以后,竟然发现其他的阳谋真是另李继有些汗颜。
男爵初始土地为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子爵则为五百平方公里,当然也并非局限于此,你若是能开荒出来周边的荒地,也算是你自己的地盘,不过在小小的南阳盆地之中,七个诸侯国盘踞于此,虽然都是子爵,或者是男爵,但是丰饶的土地一共就这么多,所以南阳诸国除了有着共同对抗楚国的目的,在内战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因此也就给了楚国分离诸国的机会,而唐国便是第一个倒向楚国的诸侯国。
李继倒向楚国也是想要利用楚国的军队,在征服南阳诸国的时候获得巨大的威势,毕竟周天子可不会允许各个诸侯国之间内乱的。
李继想明白这中间的事情便不在想这事了,现在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先解决好朝堂上的事情为妙。
“寡人看我国的赋税实在是繁重,这次有了水泥的帮助,我想国家的经济一定可以大幅度改善,所以寡人决定,除了土地税,户税,丁税,商税,关税以外废除苛捐杂税,各位大夫可同意寡人的这道政策。”给个甜枣如果不打个巴掌,那不就是浪费了这颗甜枣了吗!
台下所有士大夫互相看了看,眼见左右相和几位领头的大夫没有反应,其他的士人也纷纷表示同意,反正这些苛捐杂税,也只是受益的那些小官员而已,相比水泥的利益也就不值一提了,“臣等无意义。”
李继一边说一边命令身边的太监记录下来,以政令的方式发布出去,“改善税收制度,减免乐捐杂税!”
“成立王室水泥商会,诸位大夫,以及本国商人皆投资商会,销售水泥。”
“另外出售城邑道路修建工程,从国库里取出部分金钱,用水泥进行道路修缮,从三城之中召集国人,分发金银。”
李继觉得从水泥之中分配出巨大的利益,在一些小事之上,台下众人当然没有任何理由阻拦了,不过具体实施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一道道的政策王命从未央宫内由数名绿衣小太监发往各地,在众大夫告退以后,李继也喜滋滋的朝后宫走去。
后宫,李继惬意的躺在柔软的床塌上,静静的看着眼前,虽然说不上是佳丽三千,但也有三十几个莺莺燕燕的存在。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李继本来也就是想都认识认识这些年轻的妻子们,其中三十岁以上的只有一个,便是当今的王后,其他的嫔妃也都是二十岁风华上下的年纪。
这谁能忍的了,拿这个考验干部,哪个干部,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