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搏
月媚儿感受着唇上持久不能消去的炙热,轻轻抚过昨夜被揉捏的不成形状的双胸,幽幽地在被中羞红了双颊。
“咚,咚,咚,”随着敲门声穿来翠儿的声音:“小姐,是我。 ”
“啊,你等等,”月媚儿赶忙坐起拿过丢在床另一边的亵衣,迅速穿好,又躺回被中,这才道:“进来吧。 ”
翠儿一手端盆,另一手赶忙推开房门,走进屋中,笑道:“小姐,老爷走了一个多时辰了,我估莫着你该醒了,所以打好了洗脸水。 ”
“别吓说,什么老爷不老爷的,以后你还是称他丞相吧。 ”月媚儿说着坐起身靠在床头。
翠儿惊道:“怎么了?小姐,又恼啦?我看着早上他出去的时候脸上还笑着呢?”
月媚儿道:“没,都好好的,只是我毕竟是出身风尘,什么名份的东西我是不敢要求的,你以后也别这么叫他,不然。 。 。 不好。 ”
“小姐,什么叫出身风尘?你可是从来卖艺不卖身的啊!这个他昨天晚上在这。 。 。 他又不是不知道,怎么能不承认呢?”翠儿将脸盆先放在桌上,端了张凳子靠在床边,这才又将脸盆端到凳子上,挤了把手巾递给月媚儿。
“不是说这个。 ”月媚儿接过手巾轻轻擦了把脸,又抹了抹脖子,道:“就算他愿意我也不能够。 他毕竟是丞相,以后说不定封王封公,娶的也定然是一些名门闺秀,甚至公主、郡主,我一个从翠红楼那种地方出来地女子怎么能配的上他呢。 ”看见翠儿还要辩驳,连忙打断道:“好了,不要再说了。 我有主意,你去准备点热水。 我先洗个。 ”
“好,”翠儿不甘心的答了一声,端起盆转身出去。
月媚儿等翠儿出了房门,这才低头幽幽一叹。
东城外,陈铁虽然已经猜出眼前这只队伍定是杨广回京的队伍,却还是悄悄地向邱瑞身旁移了几步,小声问道:“老王爷。 这是。 。 。 ”
邱瑞定定地看着队伍,也不转头,半晌方才犹豫道:“从这前面看是黄麾仗,乃天子御驾亲征、省方还京时使用。 ”
“黄麾仗?”陈铁来到隋代已有数年,也听人说起过几次关于这些东西,但平日里只将他们简单归为天子仪仗,却没有深就,这时闻言不禁皱眉道:“老王爷。 怎么皇上出征的时候也是这样?”
邱瑞点了点头,却有些疑惑道:“也一样,不过没这么多人,难道皇上带着兵回来了?”
陈铁心里一惊,连忙向远处看去,但目力所及之处依然看不出个究竟。
片刻后。 从队伍的远处飞弛出一匹骏马,马上还是昨天那名前来传杨过口谕的太监。 只见他来到城门前,向着队伍面前高声道:“左厢先入,其后右厢入!”说罢转过身面向城中,又高声道:“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内百官及城门下陈铁等人俱都跪下高呼万岁,三个小皇子皇孙也被一旁太监轻轻按住脊背跪在地上,好在三人虽然年幼,但却没有哭闹。
太监目光向城中扫了一遍,打马而回。 整个队伍这才依次分左右进入城门。 。 。
陈铁跪地低头,目光从面前走过地一双双脚上扫过。 心中暗暗默记。 。 。 数到第四十余厢。 约五千人时整个队伍方才停住,此时已过去了数柱香的时间。
“忠孝王伍建章。 昌平王邱瑞,丞相陈铁,起!”
听着声音,陈铁站起身,抬眼看去却正对着銮舆,连忙又将头低了下来。
杨广虽高坐在銮舆之上,但看着地上地陈铁与二王却只略微侧过头,道:“朕亲征数月,朝廷诸事皆有劳三位爱卿,实在辛苦。 现在先入阵中,回宫再行褒奖。 ”
陈铁连忙和二王同时道:“是。 ”
杨广说罢整个队伍又开始前行,在銮舆之后是又是六个黄色大麾。 麾中乃六名符宝郎奉天子六宝,其后又是左右两厢各一部,如前面相同。
这时刚才的声音又再次响起:“忠孝王伍建章,昌平王邱瑞,丞相陈铁,入阵。 ”
陈铁这回瞧的清楚,说话之人正是大鸿胪司马阔。 来到阵中,伍建章与邱瑞并排立在队伍正中,身后各有一红色大麾。 陈铁站在伍建章身后,却没有大麾,右侧也是空的。
其后随队伍前行,三名小皇子皇孙依次站起,却被太监抱着离开,未有入阵。 至于其余百官却皆不敢动,司马阔也不再说话,回到阵中与陈铁并立。 众文武一直等又过了数十余厢这才随队而行。
一直来到皇宫之内,大殿外台阶之下,队伍散开,杨广下舆,沿正中台阶而上,陈铁与邱、伍二王分两边沿左右台阶而上,其余五品以上文官自东面台阶而上,从五品以上武官从西面台阶而上。 至大殿门,四品,五品官员皆留与殿外,从三品以上官员方才随杨广入殿。
来到殿中百官各自立好,杨广道:“宣。 ”
一旁有太监拿出圣旨,高声道:“朕御驾亲征,群臣策力,败敌得胜而回,丞相陈铁在京中总理朝政,并有平汉之功,今加封其蒲城郡公,食邑三千户。 楚国公,礼部尚书杨玄感,加大将军衔,增邑一千户。 兵部尚书柳述首畅亲征,且陪王伴驾,朕甚得其力,今赐爵关内侯,官升正二品,着令仍领兵部尚书,加大将军衔。 临潼关总兵尚师徒。 亲征途中攻城拔寨,屡建奇功,赐爵关外侯,官升从二品,迁京营副帅。 钦此!”
陈铁连忙与杨,柳,尚三人出了朝班。 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杨广接着道:“其余有功众官,皆有封赏。 今日不一一细述,明日再言。 退朝!”
陈铁又与百官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杨广离开,这都依次而退。
下了朝,杨广先到坤宁宫。 此时萧后早已与那三个小皇子皇孙在厅中等候圣驾,听门口守着的小太监说杨广前来,连忙出宫行礼道:“拜见皇上。 ”
“皇后免礼。 ”杨广搀起萧后。 转头看向三个小孩。
三个小孩最大地乃是杨广的幼子杨昧,今年不过五岁,已封为齐王,但以年纪尚幼就没有发去封地。 小地两个惧是已亡太子杨昭之子,韦妃所生两岁子杨侑,大刘良娣生所生两岁子杨侦,这次随杨昭入京,杨广也是见过的。
杨广轻叹一声。 道:“先进去吧。 ”说罢当先而行,来到厅中坐定,杨广伸手招过杨侑、杨侦,一手一个抱在大腿上,微笑道:“你们两个可还记得朕是谁啊?”
杨侑先道:“知道,你是皇上。 ”
杨侦也道:“你是皇上。 ”
杨广轻笑道:“朕是皇上。 也是你们爷爷。 ”顿了顿道:“以后你们就在宫里面和爷爷住在一起可好?”
杨侦看了眼杨昧,稚声问道:“那我就可以天天和他一起玩了吗?”
杨广笑道:“当然行了啊。 ”瞧着杨侦雀跃,心中初见两人的忧伤冲淡了不少,转头看着杨侑,只见这两岁孩童竟似乎有一丝忧色,不由奇道:“怎么?你不喜欢呆在宫里?”
杨侑想了想,道:“喜欢,只是是不是从此就见不到父王了?如果是的话,我就不住了。 ”
杨广料不到这两岁孩童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心肝俱碎。 忍不住鼻头发酸。 深吸了一口气,压住颤抖地声音。 轻声道:“你父王出去办事了,你在这宫中住上一段时间他就回来了。 ”
杨侑喜道:“那我就住。 ”
杨广将两个小孩从腿下抱下,道:“朕今日下旨,封杨侑为陈王,杨侦为燕王,从今日起便住在宫中。 ”
看护的太监连忙上来就要让两个小孩跪下谢恩,杨广摆手止住,道:“好了,你们带着他们三个下去吧。 ”等众人走后,转脸看向已然轻轻抽泣地萧后,道:“皇后,你把昭儿地事情详细的给朕说一遍。 ”
萧后连忙擦了擦眼泪,呜咽道:“这事是在皇上亲征一个月之后发生的,当时昭儿在自己府里和两个官员议事。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