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阵刺耳的“呜呜”声中,秃鹰II改运输机喷射出淡蓝色的火焰,徐徐在简易机场上落地,运输舱内喷射出了一股醒目的白气,紧接着钢铁舱门开启,重重的砸在了地面上。
紧接着就是大功率引擎的轰鸣声,一辆“猛犸攻城坦克”及两辆“恶火战车”从舱内徐徐驶出!
前者堪称是重型钢铁巨兽,黑沉沉的炮口一看就令人望而生畏,而后者则是狰狞凶残,仿佛择人而噬的野狼,有了它们之后,残余部队的士气都为之大振。
指挥官凯恩将其接收后,也是长长出了一口气,立刻便让手下士兵去接手驾驶,顺利的将之编入了基地的防御队列中,林岩本着凑热闹的心态远远的站在一旁观摩,但对其相关的性能和参数都是相当茫然。
不怪林岩孤陋寡闻,对从小生长在和平星球上的普通人来说,联邦与帝国近乎半个世纪都没爆发过大规模战争,加之军工情报向来被各国列为高度机密,很少外泄,所以他没见过也十分正常。
因为林岩乃是焊接工,所以接下来多半要参加入这三台钢铁机械的维护,所以很快的就有一份标记着“绝密”的资料被传送到了他的光脑当中,正是前来的这三辆装甲车辆的技术参数,还有各种详细的结构材料,而他见到了资料以后,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厉害!”
原来与常规坦克的设计理念不同,“猛犸攻城坦克”乃是典型的重型装甲单位,为应对反坦克地雷,其履带采用的复合式设计,履带共计4组,分别分布在坦克的四个轮角下,且每一组履带均为主副设计,工程师在主履带旁,额外配备了两组副履带,用以提高稳固性。
并且在履带节外,安装了厚重的合金板,以抵御来自“反坦克火箭弹”的威胁,工程师还别出心裁的在地盘和转向架上安装了一连串装管,装管内附带修复自启系统,能对受损的履带喷射一种干胶,这种快干胶可以替代受损的履带节,让“猛犸攻城坦克”在履带受损后快速得到修复,依旧正常运转,活跃在战场上。
不仅如此,“猛犸攻城坦克”的装甲采用的乃是厚达1200毫米的“均质合金钛钢”,若无口径高达150毫米以上的炮弹,根本没办法打穿那身皮糙肉厚的铠甲。
当然,最大的亮点则是,“猛犸攻城坦克”拥有一套双模式的火力控制系统,分别为“坦克模式”以及“攻城模式”。
在可以移动的坦克模式下,炮口能双发90毫米的弹头,是进行防御的主要手段,并擅长对付敌对装甲,配备有“旋涡穿甲弹”以及全新的“智能跟踪弹”两种弹头,这种指向明确的弹头,在敌我两军相互穿插的混战时,能大大降低对友军的误伤几率,实施精准的单体穿透性打击。
而切换到攻城模式下的坦克则更加恐怖,令敌军闻风丧胆。
一旦启用攻城模式,“猛犸攻城坦克”就会将4组履带向外延伸,并从坦克中央撑出两根酷似钢爪的液压支架,变成6足战车加固形态,堪比一台重炮的底座。
而后,双发90毫米的等离子火炮就会转换成令人恐惧的180毫米冲击炮,该炮的射程较坦克模式高出2倍有余,能全方位的对敌方阵地进行覆盖式毁灭打击,威力极其惊人。
读到这儿,林岩不禁看入了神,恨不得现在就跑出去,再近距离的对着那辆大家伙仔细观摩一番。
而战车“恶火”则是被归入到了高机动性的轻型装甲单位当中,对于已经服役超过了七十年的“恶火战车”,林岩就并不陌生了,早在培训班时就学到过,确切的说这款战车属于本世纪过时的军备,早在上个世纪,这款战车便投入到战场上服役了,通常用于执行侦查敌情,拥有的高速机动性,且造价便宜,所以在各大星系都很有名,备受军火商的青睐。
若是远看,“恶火战车”的确很像是辆“沙地四轮摩托”,车头扁长,其尾部的屁股却挺大,活脱像是一块三明治被串上了四个甜甜圈一样。
“恶火战车”的车顶上装备了一台烈焰喷射器,可在移动中喷射焦油火焰,用来清扫成片的敌人单位,这种战车采用了轻型钢铁框架设计,在平地上的时速最高可达100公里/小时,属于高速突击单位。
但由于这玩意的引燃系统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发生故障,所以时常在熄火后需要驾驶员用香烟又或是火机来帮忙,略显鸡肋,以至于后来被淘汰出局。
不过,当林岩耐着性子查阅完军方的资料后,又忍不住凝神多看了一会儿,着实对联邦的工程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卡西欧上校命人空投下的这两辆“恶火战车”可没那么简单,要知道,光是秩序号的科技水平就够让人浮想联翩的了,为毛偏偏还用这种过时的作战单位?难道联邦缺少军费,显然不是。
林岩从资料中找到的答案便是:这是一辆脱胎换骨过的“恶火II型战车”,工程师们不仅为战车更换了一口高功率焚烧武器“地狱火喷射器”,还为战车添加了双机动模式,以适应各种战术需要,这是一种复杂到令人咂舌的“伺服变形系统”。
跟以往的火焰喷射器不同,“地狱火喷射器”喷出的乃是等离子燃料,两桶位于载具核心部位的防护罐,装满了这些不稳定的合成物,既可用于动力装置,又可作为助燃剂释放出高达1800度的恐怖烈焰。
(备注:普通钢铁材质的熔点为1500度左右。)
不竟如此,就连轮胎都大有文章,为了让战车适应更颠簸的路况,联邦工程师由此还研发了一种可吸收高频率冲击的“装甲气垫轮胎”,不但耐磨耐操,减震效果也非常棒。
同时,这款载具最大的魅力在于:系统中添加了变形模块,除了拥有四轮急速的突袭模式外,它还拥有可供在山岭使用的“作战机甲模式”,也就是俗称的“人形机甲模式”。
全新的作战体系,使这台越野车能够变身成为一台强大的机甲战士。
在全新的机甲模式下,“地狱火喷射器”被架在了人形机甲的脑门上,可即时向前方喷射高温火焰,原本还让林岩感觉胖胖的车身,顿时就化作了人形机甲手臂上的两块防爆盾牌,仅凭那厚重的造型就让人增加不少安全感。
变形后的“恶蝙”体型庞大浑圆,两后车轮被披在了人形机甲的双肩上,前车轮则变成了足部,造型非常酷炫。
与越野车模式下的“恶火”不同,“恶蝙”的作战方式更加简单粗暴,几乎都是协同“猛犸攻城坦克”作战,充当坦克的肉盾,焚烧区域内任何胆敢靠近的高机动单位。
林岩轻轻关闭了光脑,揉了揉自己干涩的眼角,仰慕之余也增长了见识,同时他对恶火的操作系统更是了然于胸,同SIC一样,两者都是采用神经对接模式,操作简单,极易上手,若能让他试驾两次,估计很快就能摸清里面的门道。
接下来林岩的工作便是要修理基地内残破不堪的防御设施,以及外部装甲损毁了很大一部分的指挥中心,与建造时不同,无需推倒重来,只需焊接断裂的钢板,将损毁的装甲片换下来就行。
而猛犸攻城坦克的到来,则是大幅度的降低了基地被围攻的压力,其转入攻城模式以后,入侵者远在三公里外就要遭受到恐怖的180毫米冲击炮的正面轰击,这玩意儿一炮下去,就连坚硬的岩石地面上也能轰出来半米深,十几平方米的弹坑出来!
林岩,或者说基地里面的所有人,很快就亲眼目睹了猛犸攻城坦克的威力!
猛犸攻城坦克来到以后,指挥中心的附属雷达旁边,就冉冉升起来了一个类似于“蜂巢”一样的东西,紧接着,从中就飞出了数百架无人机,密密麻麻的扑向远方!
这些无人机并没有攻击力,但正因为这样,每一架的续航时间都长达七天,它们飞到了计算好的位置以后,便会进入悬停模式,相当于均匀分布在基地方圆几公里内当中。
这时候,它们携带的红外线色温/超声探测仪就会源源不断的发生作用,反馈到指挥中心的光脑当中,在第一时间发现任何可疑目标,至少以基地为核心的十来平方公里当中,有任何异动都能被捕捉到。
之前为什么不布置这套预警系统,是因为入侵生物太多,次数太密集,就算是知道了也拿它们没办法。但现在有了猛犸攻城坦克以后,那这套预警系统的作用就十分惊人了,因为它是可以与猛犸攻城坦克的自动火控系统直接连接的!
大概预警系统只是布置了五分钟之后,林岩等人就亲眼目睹了三头倒霉的入侵棘刺兽的下场,大概是为了提升士气,指挥中心特地在旁边的大屏幕上直播了这一幕。
这三头棘刺兽还远在基地四公里以外,正嗅着之前侦查小队留下来的气味朝前走,没想到它们的行为早就被上方百余米高悬停的无人机给盯上了!
在确认了目标以后,已经被开到了射击位上的猛犸攻城坦克陡然引擎轰鸣,喷出了两股白色蒸汽,其主要履带迅速向外延展,副履带会被收进装甲。
同时,四根粗大的液压支架从坦克四周伸出部署,就像巨大的爪子狠狠的砸到了地面上,深深砸入泥土当中,当其锁定位置后,会向地面增压已获得更好的稳定性。
坦克的炮台开始变形,双发90毫米的等离子火炮徐徐缩回,同时令人恐惧的180毫米冲击炮则是从下方翻出,伸长!在自动火控系统的操作下,坦克炮台徐徐旋转,然后猛然开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