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陶小宛破例穿上了杏黄色的道袍。人言人靠衣装,在陶小宛这里,却应该反过来说才是,那一抹杏黄色,穿在她身上,便变成了朝霞初透的那种金鱼黄,衬得她肤色白腻如玉,面颊微红,当真耀如春华。
陶小宛素日爱穿粉色,此时却正正经经穿上了朴素的道袍,正是要反其道而行之,遮掩自己的美丽容颜。无奈其天姿国色,又岂是一件道袍可以遮盖地住。反而如霞映澄塘,在众道姑中脱颖而出。
玉玲珑一贯最厌这些俗事,“小宛是咱们在路边捡来的,谁又知道她什么时候生日了,也不知是谁散布谣言,让这些人认定了今天这个日子,每年花大力气来为小宛庆贺。只因小宛长得好看,一众宵小,多半还想娶她。这是痴心妄想!”
孙婆婆道:“除此之外,多半也是看中了峨眉一派在江湖中的地位。自从无香创办了峨眉一派之后,不管正教、魔教都要对峨眉一派让三分,要是娶了小宛,那这男子的事业是不消说了。”
“哼!”玉玲珑峨眉倒竖,“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依着玉玲珑的脾气,这样的礼物是无论如何不肯收的,但今日的宾客中除了江湖各色人等,连武当、少林派人来贺,不论如何,武当少林的面子,玉玲珑一定要给的。既然给了武当、少林的面子,其他如华山、泰山、昆仑等派,玉玲珑也不能拂了他们的好意。既然已经收了华山、泰山、昆仑等派的贺礼,那么其他一众人等,索性也就一视同仁。
陆续有宾客到来,大殿中已经聚满了人。
玉玲珑勉强携了陶小宛出来接见各路英雄,便让孙婆婆一个个迎进会客厅。
首先上来的是武当山的弟子郑德治,是个黑矮的胖子,送上了武当山掌门玉露子冶炼的丹药“金风补功丸”,乃是玉露子精心培育的沐黄草加上长白山千年人参等,采撷武当山金顶云雾凝结的晨露调制而成,一粒暗红色药丸,吃了之后不但可以延年益寿,而且能使功力倍增,修炼十年的内力能变成二十年,修炼二十年的功力能变成四十年。
这样的药丸,凡是江湖练武人士,无不对之垂涎,众人眼巴巴看着郑德治,看着郑德治手中这颗药丸,都是狂咽口水。
陶小宛一片欢喜地收下药丸,一转身便送给了师父玉玲珑。“师父,徒弟这是借花献佛,希望师父可以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玉玲珑微微一笑,“这是玉露掌门送给你的,以前每年你都转送给了我,今天这一颗你便自己留着吧。”
玉露子每年可以炼制补功丸两颗,从陶小宛十岁开始,每年送上一颗,算上今天这一颗,已经一共送了七颗,可谓是情谊十分厚重了。
众人个个目露羡慕的神色,纵然玉玲珑练功较晚,但这几年一共吃了6颗补功丸,算下来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功力了,她的武功那是登峰造极,江湖上等闲人根本不是玉玲珑的对手。
接着是少林的执戒禅师,送上了除恶方丈手抄金刚经一部。除恶方丈是当今少林寺主持,据说他年轻时阅遍少林寺藏书,从佛法中领悟少林武功绝学,从藏书阁出来,已经是少林第一高手,他的书法了得,往往叫佛法和武功藏诸书法之中,除恶方丈居然写了一整部金刚经,倘若能瞧上一瞧,说不定能悟透少林高深武学,武功定然十分长进。
玉玲珑不胜惶恐,道:“真是辛苦除恶大师了,我峨眉一派上下皆要拜读此经。”
此外昆仑派送上了千年雪参一枝,有疗绝症,解百毒,有起死续命之功。
泰山派送上了黑色陨石手镯一对,乌黑带光,刀砍不入,戴上之后能调理身体气息,加速练功。
华山派送上了削铁如泥的宝剑一柄,乃是抱真子专门到龙泉定制的,行走江湖,一柄利器能倍增武功威力,试想一想,倘若手中的兵器只是破铜烂铁,一碰就断,那再好的剑招都发挥不出威力。
陶小宛笑吟吟地收下了,都转赠给其师父玉玲珑。
玉玲珑则道:“这是大家送给你的生辰礼物,你都自己收着吧。
其他的江湖门派也各有礼物相送,皆是争齐斗胜、难得一见的宝物。
玉玲珑安排众人在大厅入座,自有孙婆婆带领小道奉上茶来,个人叙谈江湖见闻。
除了江湖人士,另有附近的乡绅前来随礼,无非是财礼、丝绸、首饰等等。
薛天龙抚着怀中的金簪,此时此刻,无论如何觉得自己礼物太轻了。又见陶小宛招呼贵客,俏脸中带着三分红晕,犹如清晨的荷花,白里透红,真乃是姑射真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薛天龙预感到这是自己此生都够不着的女子,不禁心生惆怅。
薛天龙正要鼓足勇气送上贺礼,不妨门外放了个冲天大炮,面具人挑着箱笼进来,果然是百花谷的人来送贺礼的,一担一担,共有九担十八个箱笼。其中一担是金银铜钱珠宝首饰,难怪沉甸甸的,两担是四季衣裳乃至鞋袜,一担是胭脂香花胰子等等,便是合着箱子也能闻到幽香扑鼻,竟好像是给女儿置办的嫁妆。另有一担是汇聚南北各样精致的点心,两担酒,两担鸡鸭鱼肉等菜肴。
会客厅都放不下了,紧要的挑了进来,其余的都放在门口的院子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