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秦阳便是又来到了文翁的青山别院,不过此次文翁并不在,而是秦穗在,秦穗告知文翁去大青山深处看兰花去了,那是一处幽谷,而且还有着文翁留下的一头守护灵兽看管,劝秦阳不要前去。
秦阳也没打算深入大青山去找文翁,此次前来不过是为了将“活字印刷术”交由文翁观看而已,文翁不在,找大师兄陈仓或者须子武这些师兄都是可以的。
而现在整个文儒学派的道场就定在了黄州文曲城东南位置的文儒院,当下秦阳便是和秦穗说了一番之后,便是掉头前往文儒学院。
黄州文曲城如今已经是文儒学派的说一不二的地方,文儒院又是文儒学派的道场,其中规模自不会小,甚至比起文曲城几处讲学的讲坛都要不遑多让。
秦阳见到的第一位,却是李少白,随即招呼道:“少白师兄。”
李少白正在整理文书,随即抬起了头,看到了秦阳,顿时笑着说道:“秦阳师弟,你怎么过来了。”
秦阳答道:“送过来一件东西,师兄可知道大师兄在哪?”
李少白道:“大师兄正在后院大厅对诸位师兄弟布置今年文曲城的诸侯士子入学之事,少不得就是今年因为黄州文道灵气浓郁了,来入学的诸侯士子比往年多了足足五成,有的还是来自外州,这样一来,诸多文道资源就不够用了,大师兄现在正在头疼着呢,你既然找他,我也没有什么事,就带你过去吧。”
李少白虽然对这位师弟并没有见过几次面,却是有一种想要亲近的感觉,当下顺水推舟接下了这个领路的任务。
秦阳谢道:“那就多谢师兄了。”
如是,李少白就放下了手中的文书,领着秦阳前去后院大厅。
秦阳问道:“不知道如今黄州文曲城现在最稀缺的文道资源是什么,还请少白师兄解惑。”
李少白应道:“黄州文道落后,即使因为师弟的几首诗词,弥补了与天州文道灵气的差距,但是不得不承认,论起文道底蕴,还是差上不少,天州毕竟给人族经营了六百年,就拿最简单的一本书《千字文》来书,在天州,因为书道先进,文道底蕴丰富,一本《千字文》不过是一百文钱的价格,还是纸质优良,文字工整的精装版,反观黄州,一本《千字文》能够买到数百上千文,很多地方还没有通行人族钱币,只能以物换物,普通人家数月的口粮不过如此,而且黄州的《千字文》纸质粗糙,文字潦草,有的甚至看不清字迹,还是文道底蕴薄弱的关系啊!”
秦阳显然对此有些理解,比如前几年在文曲城求学的时候,便是深有感触,黄州本地产出的书本质量远没有来自天州的好,其中价格差距也大,在黄州只有富贵之家才能买得起的书籍,到了天州,即使是一般的普通百姓也能够买得起,其中差距可想而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