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边,点苍渔隐正在划船,听到王梁的长啸,顿时被这巨大声响震得站立不稳,跌坐在铁船上,脸色煞白,却是被王梁展现的功力所惊到了。
王梁长啸完毕,顺着水流来到山石边缘,转身踏着水流向上而去,不一会就来到了一个转弯处,等到来到这里,眼前景色与之前截然不同。清溪潺潺,水流平稳之极,倒像是没有水流一般。这溪水也不宽,只有一丈左右,两边杨柳依依,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桃树,现在已经七月,虽然没有桃花,不过桃叶之间倒是不时能看到鲜红的桃子,一个个看上去就果肉丰满,鲜嫩多汁的样子,树林中间或传来鸟叫声。水边更是点缀着一些野花,在小溪中还能闻到阵阵花香。
穆念慈看着两岸的景色,不由说道:“相公,我们要是能在这样的地方隐居就好了,到时候再养两个孩儿,一定很有趣的。”
王梁闻言脸色一变,却是想到一个问题,自己要在这个世界生活二三十年,到时候跟不跟穆念慈生孩子,要是生了孩子,到时候带回去怎么跟人解释?自己在现实世界还是三十来岁,自己儿子都快二十了,别人肯定不相信。
穆念慈察觉到王梁的不对劲,说道:“相公,你怎么了?”
王梁摇了摇头,说道:“没事,只是想起之前曾经也见过这样的地方,不过没有这么多的鸟儿,倒是有很多的猴子,他们调皮捣蛋的,很是可爱。”
穆念慈对此没有多想,反而是以为王梁在江湖中游历的时候看到的,于是说道:“相公,到时候我们可以去那里隐居,你说好不好?”
王梁笑了一下,说道:“隐居啊,恐怕要等很久了,相公还要做一番大事之后,才能跟你一起隐居。”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来到了一处石壁,哪里有一处山洞,看样子溪水就是从山洞中流出来的。王梁从怀中取出照明之物,两个人就顺着水流前进。不一会出来,却看到一座喷泉,这泉水喷出来足足十米之高,水柱向上而起飞入半空,喷泉的出水口更是发出嗤嗤之声。溪水到此也就没有了,想来这就是小溪的源头了。
王梁见状,带着穆念慈来到岸上,回头看去,这水柱喷洒的水在阳光下成仙了一条眩目彩虹,两人就在此欣赏一番。
穆念慈看过瘾后,说道:“相公,我们走吧。”王梁看了她一眼,说道:“好,我们走。等日后有时间了,我陪着你去这天下各处美景之地转一转。”穆念慈闻言点头跟着王梁向前走去。
走了不远就看到一个手执斧头的樵夫正在一棵树边歇息,嘴中还唱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ps:诗词不要纠结,毕竟作者没到那个年代,不知道这些诗词,金庸大大节选的也是元朝张养浩的山坡羊,作者这里另选一首而已。)
王梁上前说道:“这位前辈,我等前来拜见一灯大师,还请告知怎么走。”
樵夫看了一下王梁跟穆念慈,又看了一下远处的小溪,说道:“大师不见外客,两位请原路返回吧。”
王梁见状也不理会他,而是径自来到山前的一棵藤蔓处,试了一下发现很是坚韧,于是准备接着藤蔓爬上山去。樵夫见状赶紧上前阻止,却不妨我拿过来轻功神速,不一会就已经来到半山腰,他则是只好作罢追赶,反而是发出了信号弹,通知上面早作准备。
这座山看着不高,不过由于山下喷泉的缘故,山中水汽充沛,半山腰再往上就似乎进入云雾之中,看不清来路,也看不清前路。王梁只是顺着藤蔓前行,不一会来到了峰顶。就看到这里似乎变成了平地,面积足有二十来亩山地,上面还有人正在劳作,想来这位就是渔樵耕读的耕夫武三通了。
王梁见状也不理会他,只是自顾自的向前走去,那武三通见到两个年轻人上的峰来,还以为是下面的师弟放上来的,于是也不在意,守在一边,却是等待来犯的仇敌。
等看到王梁快要走上山路的时候,武三通拦住二人,说道:“两位此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后面可跟着什么人吗?”
王梁看着他说道:“晚辈此来只为求见一灯大师,后面有没有人,这就要问下面的渔夫跟樵夫了。”
武三通听完有心阻拦二人,可是又怕阻拦的时候敌人趁机上来了,一世间有些两难。王梁见到武三通正在沉思,也不打扰他,施展轻功从他身边就掠过去,之后顺着山路一路疾行,中间跨过了几座断崖才到了书生所在之地。这时一处断崖,上面有一道石梁,仅有一人宽,只在书生所在之地有一个缺口可以出去。这书生朱子柳堵住了去路,手中拿着一卷书,貌似,实则警惕的看着这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