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修伟说道:“回公子,我弟弟叫邓修业,妹妹则是叫邓洁。”
王梁点点头,说道:“好了,今日你们先跟我去客栈,吃过饭后早点休息,明天我们还要赶路。”
邓修伟点头应是,然后就去招呼自己的弟弟妹妹去了。
第二天一早,王梁出门的时候,就发现邓修伟已经在门口候着了,于是说道:“以后你不用在门口伺候,用你的时候我会叫你的。先下去吃饭吧,带着你的弟弟妹妹一起,我们吃完饭就赶路。对了待会跟我去买一辆马车。”
邓修伟答应下来,脸上还有一丝感激之情,毕竟他也知道要是没有马车的话,自己弟弟妹妹肯定没办法长途跋涉的。
一路前行,王梁还是骑着马,倒是邓修伟赶车,穆念慈在车中看着邓修业跟邓洁。邓修业跟邓洁跟穆念慈相处久了,倒是活泼很多。尤其是邓洁,深的穆念慈的喜爱,将尝试搂在怀中不撒手。
这一日王梁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凤州的凤县(现凤州镇),王梁带着他们先是赶到一家客栈落脚,之后自己出去寻找牙行,却是想要购买一些土地,不过刚购买土地的方向却是马岭堡附近的土地。牙行对王梁的需求虽然有些好奇,不过并没有多说什么,反正客户的要求尽量满足就是。最后给王梁在离凤县以北十几里的消灾寺附近找到了一个地主愿意出手,不过价格稍高,需要白银一万两,王梁对此不置可否,毕竟没有实地勘察过,就这样付钱肯定不行,不过要是真的是如牙行所言,是有上千亩地的话,到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隔天去实地看过之后,王梁对此不是很满意的,毕竟这里基本上全是山地,少部分是丘陵。好处也有,就是首先这些地是成片的,方便耕种,其次这里紧挨着大散关通道,必要时可以在前面几十里的地方铸造一座新的关隘,防止蒙古南侵,只要扼守这里,蒙古短时间内就不能突破。想来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建设自己的后方基地,从而将蒙古人赶出关中,最终收复中原也是有可能的。王梁当即定下要购买这里的土地,不过就一个要求要尽快,毕竟现在就要进入九月了,到时候冬小麦就可以播种了。
王梁看完土地之后,来到附近的村子,这卖给王梁的地主也在这个村子中,村子名叫王家村,没有什么正式名字,只是村中大部分人姓王,所以得名王家村。王梁看到村中都不富裕,大部分人家也只能说是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勉强能吃上饭,不过想要吃饱就不要想了。
王梁对此到时没什么不满的,现在正逢乱世,能有口饭吃就算不错的,不过王梁倒是有了一些想法,就是让这周围的村民帮助自己建造宅院,用银钱付账。帮助自己耕地,有自己的种子以及玉米、红薯、土豆,想来明年这些人吃饱不是问题。两三年后,自己在这地方有些威名,那时才是自己竖起民团大旗,保家卫国的时候。
在县城住了一个多月之后,王家村的村民前来报信,说是王梁的宅院已经建好了。王梁在凤县买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后,就带着穆念慈一行人赶往宅院,正式开始在凤县生活起来。
王梁装作买了一些小麦种子,其实是跟自己空间中的调包,这样明年就能有更多的种子了。一路山邓修业跟邓洁高兴的说着什么,想象着新家的样子,其实王梁对此倒是不怎么在乎,毕竟这里只是短暂的落脚之地,等到时候自己举办民团的话,说不定就要离开这里了。
进入王家村,看着在半山腰处的大宅子,邓修业跟邓洁等不及,邓修伟刚停车后就跑向了宅院。王梁打量了一下,发现这些村民都很卖力气,建设的还算不错。尤其是门口的牌匾:乾坤山庄,这时王梁自己题字,找工匠刻的。
当天晚上王梁大摆筵席,算是庆贺自己乔迁新居,另外也是跟村民拉近一下距离,日后还要相互帮衬。酒足饭饱之后,王梁对着村民说道:“各位乡邻,你们也看到了我家中人口不多,所以这地还需要各位帮着给种,只有一点,我让你们怎么种,就怎么种。明天愿意租种的前来,种子我是买的上好良种,你们只要负责耕种就行。”
村民听后都是议论纷纷,村长王昌博说道:“王公子,你说按照你吩咐的种地是何意思?”
王梁笑了一下说道:“村长,这却是因为我这里有一些外域的种子,想来你们都不会种植,需要按照我的方法种植才能有收获,而且这作物比小麦、粟、菽的产量高的多,到时候你们看着就行,反正如果不行,我也会让大家吃饱饭的。”
村民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王梁看着说道:“大家不着急做决定,回家想一下,明日来报名就行。”村民闻言顿时三三两两的散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