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忠臣,让我想起二月河刻画的角色,于成龙爱民如子,成就了自己的一世清名,却毁了两个治河能臣,毁了多年治理黄河的成果。田文镜傲骨铮铮,但是对自己苛刻也对别人苛刻,不能容人也不能容于人。这样可爱,可气,又可恨的忠臣,这样一心为国为民却好心办烂事,留名千古却于国于民毫无用处的忠臣,都是通过大量的情节故事刻画出来的,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好比老董的情节,可以改的更复杂,更长一点,一开始主角被老董骂的狗血淋头,非常郁闷,但是牢记现代的观点:忠言逆耳,忠臣当珍惜。但是表面答应老董,心里还是觉得巨委屈。后来老董又没事就以死谏言,把主角顶的够呛,(顶的原因可以和别的穿插,比如老董一定要求干掉摄政王,可是主角珍惜亲情),最后终于有一天怒极了把老董关了起来,主角心里巨犹豫,一方面觉得这么好一个一心为自己得忠臣不该关,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完全受不了他(这里再穿插上主角,老董闺女和那个人工智能体之间的三角恋爱)。
这样折腾巨久以后,逛荡跳出一个第三者来(比如主角他娘),把两边都当头棒喝一把,骂主角要善于用人而不是简单得容人,骂老董只为成就清名,不懂得做事的方式方法,其实反而是自私透顶,跟贪官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贪官贪财,老董贪名而已(从二月河那里偷来的ide)。然后两人顿悟,言归于好,君臣一心,逐鹿天下。这样得情节跟别的穿插起来,完全可以再折腾几十章,最后得感慨成为点睛之笔。
拎壶冲冲
其实我倒不认为,忠臣一定要直言,有技巧地进谏,对于国家,对于皇帝,对于臣子本人,都是更有效的。武侠小说中,四大名捕里,诸葛先生,面对一个执迷的昏君,常会用一些小手段来进言,达到某些对国家百姓有益的目的。
拎壶兄,我知道你是说我一下子说的道理太多了。可能是我自己没解释清楚,其实,很多事,我并不是想讲道理的。一开始,只是想讲一个仁慈良善的少年,在异世界中,保持自我,不肯被改变,不肯动摇平常心,不肯去做高人一等之人的故事。而后来说的那些道理,其实都不是刻意为之,往往是写着写着,随着情节的发展,就自然出来了。不过,我讲道理的技巧和董仲方进谏的技巧一样烂,太表面化了。如兄所言,无法分出层次轻重,无法循序渐进,对读者来说,读书的乐趣也减低了许多。
你有关忠臣那一章的意见,如果是出在象二月河那样的帝王小说,自然是很正确的。但我这一篇,其实并不是个帝王小说,要写的,也不是一个小孩成长为名君的过程。所谓的君臣问题,忠奸问题,对他,其实,都不是问题,汗,所以,有关董的情节,我不会太长。因为,主角也不是古代帝王,对古代帝王来说,和这一类忠臣之间的交流和磨擦,你说得都对,都有理,可是主角,对于忠臣的看法,本来就和帝王不同,他是可以用辩证方法看事情的。
到二月河文中的忠臣,我满喜欢他描写的人,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人都有错误,都有缺点,不过,二月河文中,奴性太重了。虽然古代君臣之纲是如此,但有时还是看得闷气。说起来,老残游记,也曾提到过,有时清官,误国,反生贪官。对于政治家,官员来说,我觉得他们的是非轻重,和普通百姓,绝不可以相同,对于国家来说,能臣比清官忠臣更重要。象明代张居正,绝不是清官忠臣,可是他对国家,对百姓的益处,远胜于大大清而忠的海瑞啊。
兰在前文中说忠臣应有技巧地进谏,对于国家,对于皇帝,对于臣子本人,都是更有效的。当然能做到那样是最好,但能做到有技巧地进谏,必然要能揣测皇帝的心意,能揣测天意者多数都不会逆天而为吧……即能且忠者不多啊……能者必多思,多思者多虑,多虑者多忌啊!那壶水怎么叫你大姐?难不成是纳兰小姐?
高不成
所谓忠臣诤臣,遇着了名主,才可成千古君臣美谈。可古往今来,明主,太少了,真正的皇帝,也不过是平常人,死要面子,有时会钻牛角尖,有种种缺点。如果做错了决定,忠臣跑来,指着鼻子说,你错了,他一气发作起来,更不会领悟自己的错误了,有时候,用较巧妙的方法来引导皇帝,又不至于让皇帝感觉丢面子,成效更大一点。以前看史书,总也看过不少巧妙的进言,一下子,我却也记不起例子了。现在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温瑞安的四大名捕中,诸葛先生处事的方式。对付那样的昏君,再忠谏再死谏往往也不如一个小的手段
然,能进巧言的,不但是忠臣,还是能臣,能臣也未必不忠,聪明人,能看出别人心意的,也测天意,未必代表不敢进言,进言也不但表逆天。象诤臣,喜欢去逆怒龙颜,这自然是逆天。而智臣能臣,发现了皇帝有错误,但他不明着指出来,却用不着痕迹的方法来引导皇帝,来让皇帝自己领悟,或不知不觉中纠正错误,或在,无意之中,发出对苍生有利的旨意。而且用了这种方法,未必触怒皇帝,皇帝可能自己都茫然不知,就算事后领悟了,也许更大的可能是哈哈一笑,大怒的话,可能性相对小些。
能者必多思,多思者多虑,多虑者多忌。但大智大勇之士,纵顾忌再多,该做的事,还是应该做的。而且,越是如此,才越值得敬重。只知逞勇之夫,根本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但明白一切,聪明通透,看清楚一切,却还能执着不悔,才是真勇士。心怀天下的大智者,为苍生计,纵明知不可为而义所当为者,虽死也必为。何况,引导皇帝,回归正途,未必是死啊。古来名臣能臣,多有大智大能者。另外,他叫我大姐,呵呵,除了把我叫老之外,倒也没什么别的问题。
纳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