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是以前部队里的卫生员,那些年农村缺医少药,退役后便在村里做起了赤脚医生,后来父亲接了爷爷的班这些年一直在村里开诊所。
这两年我考上大学后爷爷跟我讲他年轻时有一个推荐名额可以去上大学学医,只是每年要交一些粮食,但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能力承担只能放弃了这个名额,让给了邻村的一个人,那个人如今已经做到院长退休好多年了,这也许是爷爷内心中的遗憾吧。
从小到大对医学算是略有熏染,爷爷和父亲主要从事西医工作,但是也会用中医的一些方法。很清楚记得我们村子里小孩胳膊脱臼,崴脚都来找我爷爷复位治疗,都是乡里乡亲的从来不收钱,乡亲们会带盒烟或者带一些糖什么的表达谢意。
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天天在诊所里待着了,我的家和诊所都在一个村里,我的妈妈也跟着我爸爸干了医生,那时做医生没有现在那么复杂。我晚上在家睡觉白天在诊所玩,不知不觉成长至今,我在西医治疗的环境中长大,却没学好西医,反而对中医情有独钟。
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奶奶住,爷爷也会偶尔研究易经八卦什么的,时不时的教我一点阴阳五行之类的知识,最起码记住了五行相生相克。
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老太太下巴脱臼,当时患者的家人来叫我爷爷说:三哥俺大娘嘴掉了,你看看怎么弄?。爷爷带着我立马赶过去,我在路上问爷爷嘴怎么可能掉了呢,掉了还能吃饭啊?,爷爷跟我说:是骨头错位了,不是嘴真掉下来了。
患者是一个老太太约有七八十岁,不能说话只能呜呜呀呀的打招呼,我爷爷对她说大娘你先别说话了坐这里等等,给家属要了一盆水洗洗手然后在手上包了一块毛巾(防止咬伤)用手扣住老太太的嘴向外一拽就恢复正常了,并给老太太说这几天别吃硬的少说话。
我很好奇问这是怎么回事,爷爷对我讲这就是颌骨关节脱离了原来的位置,咱给她把错位的骨头放回去就好了。
下颌复位方法附于此:
下颌关节脱位,俗称“掉下巴”。以耳前关节区疼痛,不适,下颌不能正常活动为特征。“掉下巴”后应及时复位,复位后限制下颌活动,复位前,术者应让患者作好思想准备,精神不宜紧张,肌肉要放松,必要时,复位前可给镇静剂。两拇指明确是双侧或是单侧脱位,以便复位时协调用力。常用的手法复位有口内法、口外法、颌间复位法三种。
下颌关节复位口内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