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几位大夫聊起梅核气这个问题,觉得现得这个病的人特别多而且容易复发,梅核气,如梅核一般在咽部,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多由情志不遂,肝气淤滞,痰与气互结,停聚在咽部或者胃气上逆与宗气下行互犯所致,时常发作却又会停止的疾病。临床上,梅核气患者通常会感觉咽喉中有异常,却又不影响进食,并且进行医学检查也没有查到器质性病变,与西医的咽炎症状多有相似之处,但又并非全是咽炎。
产生的病机有很多常常需要深思熟虑去辩证,痰气郁结为主的这类最常见,这种就要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常用《伤寒论》里面的经方半夏厚朴汤
方药:法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生姜。其次就是肝郁气滞型,这种就需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梅核气主要是情致引起,一定要配合心理疏导,治病先治心,心平气和好一半。
突然想起上学时一个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个事情,他几年前听说某个农村有一个老太太治疗咽炎在当地很出名,他很好奇治疗方法,打听好地方后专门跑去看了看。
看那老太太用小手术刀在咽喉部位点刺一刀放血,然后在用一种小白药面敷上,当时他好奇那个是什么药粉,多次拜访老太太提出学习,但都没有结论。他很纳闷那个药粉明显是西药,想遍诸多西药也没有可以外涂治疗咽炎的啊,更何况是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农村老太太,七八十岁左右,不可能学习那么多西医的东西,多年后他偶然间突然想明白了,我们问老师,那个老师故作神秘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疑问一直记在我的脑子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