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毒药“附子”
有一个平时相处关系比较好的女同事,平时叫她杨姐姐,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医生,有一次下雨天她没带伞,回家的时候淋雨了,过了几天来例假的时候感觉身体很难受,有一种据她描述是不通畅,下不来的感觉。
我跟她说我刚学的平衡针你要不要试一下?她两眼一闭说来吧,我就大胆在她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承浆穴,扎了三针,在让她按揉自己的膻中穴,很快就感觉舒服很多,描述说感觉一下就通下来了,然后我想在给她开个方子,她说来吧我相信你。
我便处方:附子12g肉桂2g熟地12g山药20g党参12甘草6g炒白术12g桂枝12g干姜6g当归12g川芎6g红花6g赤芍6g白芍6g柴胡10g黄芪20g三剂水煎服
杨姐姐面色萎黄,状态有少神的感觉,脉象柔弱,舌淡白,唇略紫,通过辩证感觉这是虚寒证,本身体质就是虚寒,又在雨中着凉,便显现于此,这时学中医不到一年,考虑到寒症重一点便准备用附子,但当时没有什么经验不敢用太多,杨姐姐看后说没问题抓药熬药喝就行,服药三天杨姐身体明显感觉舒服很多,我很感谢杨姐姐感喝我开的中药,在临床上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此后使用附子这位药不在害怕,当用则用不必拘谨。
后来在一九年冬天的时候我口舌生疮上火,但通过给自己辩证,在结合我平时的体质基本判断为虚寒为本,热为标,决定挑战一下四逆汤会不会对我的病情有帮助。
便处方:附子10g甘草6g干姜6g三剂中药颗粒,温水冲服。
三剂服用过后无明显不适,口舌生疮基本痊愈,治病还需辩其本,当用则用不必拘泥于外表。
小孩晚上哭闹“蝉蜕”来解
我姑姑给我发微信问我小孩晚上哭闹怎么办,我姑姑家的小弟弟当时两三岁左右,我心想我对中医儿科还真不太了解,给我姑姑说等会我去问问我师父,师父跟我说用蝉蜕七八个煮水效果很好,果真如此。
蝉蜕功效选自《中药大辞典》,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夏、秋采集,除净泥土,晒干。
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四川等地。以山东产量较大。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咸、甘,性寒,无毒,不载经络。主催生,下胎衣,通**,止夜啼,定惊痫,逐邪热,杀疳蛊,亦能止渴。
蝉有五种,陈藏器辨之悉,今以形极大而声极高,一鸣而无所停断者,入药最良。
初读经典经典
后来开始着手读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
从小到大经常听到有人在探讨黄帝内经,于是我选的第一本书便是黄帝内经,问师父有什么建议,跟我说要把《黄帝内经》里面的重要地方背下来,顺便当场给我背了一段阴阳应象大论篇,我心中惭愧啊,我师父都六十多了还背的那么滚瓜烂熟,而我连看都没看过。
师父还让我把《伤寒论》条文背下来,心中一阵害怕,暗叹那么多怎么可能背的下来,买来《黄帝内经》后一眼望去全是文言文,但读起来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因为里面的东西大多都已经在《中医学基础》里面整理好了,只不过是表达的文字形式不同。
关系到针灸经络的地方单纯的看黄帝内经还是不能领悟其中,黄帝内经我看了一遍就放下了,当时觉得里面的东西中医学基础里面都整理好了,没必要废那么大劲在背黄帝内经了,后来发现我这是错误的想法。
然后着手买《伤寒杂病论》,当时知道有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但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区别,便问了问刘大夫,他跟我说伤寒杂病论是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古代张仲景写的时候是叫《伤寒杂病论》但在流传时后人将这本书分成了两部分,便是以上两本。
当时是买的赵开美版《伤寒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