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14 地理5(1 / 2)

加入书签

元史浙等处中书省,为路三、府一、州二,州二十,属县百四十。本省站一百十处,站八十处。

南浙西肃政廉访

路,上。唐初为州,后余杭郡,又仍为州。五钱-据浙,号越国。高宗南,都之,为临安。元至十三年,平江南,立两浙督府,改为安司。十年,改杭州路管府。十一年,自扬州江淮行来治于,改曰浙行省。本路户十六万百五十,口一百十三万千七百十。至二十七抄籍数。领司二、县八、一。

、右录司。宋宗建炎年,迁杭州,九厢。至元十年,分四隅录司。泰二年,为左右录事司。

县八

钱塘,。仁和,上。与塘分治下。余,中。安,中。

新城,中。富,中。潜,中。昌化。

海宁,中。以来为官县。元贞元,以户繁多,为盐官。是年,升江南阳等县州,以为差,至四万万者为州,五至十万为中州。凡为中者二十,下州十五。定四年,海圮盐。天历年,改宁州。宁东南滨巨海,自唐、常有水,大德、延-间尝被其。泰定年春,害尤甚,命都水监张仲往治之,沿海三余里下囤四十万三千百有奇,木柜四七十余,工役万。文宗位,水始平,罢役,改曰海云。

州路,。唐改兴郡,改湖州。宋改安州。至十三年,升湖州。户二五万四三百四五。抄户口数,用至钱粮数。领司一、县五、一。

事司。设东西北四厢。至元十年,立督四厢。十四年,改录事

乌程,上。归,上。乌程皆倚郭。吉,中。德清,

。中。

州一

兴州,。唐为州,又名雉州,又为长县-梁曰长兴。宋因之。元元贞年,升州。

兴路,。唐为兴县。晋置秀。宋为禾郡,升嘉兴。户四二万六六百五六,口百二十万五千百四十。领司、县一、州二。

录事司。旧置厢,元初为兵马。至元四年,录事司。

县一

嘉兴。。倚郭。

州二

海盐州,中。唐县,宋之。元贞元年州。

德州,。石晋,宋因。元元元年升

路,上。唐初为州,又吴郡,仍为苏。宋为江府。至元十年升平路。户十六万千一百十八,二百四三万三七百。司一、二、州

司。

,上。洲。上。与吴县为倚郭。

州四

昆山州,中。唐来为县,元元贞年升州。

常熟,中。以来为,元元元年升

州,中。唐以来县,元贞元年州。

定州,。本昆县地,置县,元贞元升州。

常州路,上。唐为常州,又改晋郡,又为常州,宋因之。元至元四年升路。户十万九七百三二,口百二万十一。司一、二、州

司。

,中。郭。武。中。郭。

州,中。唐义兴。宋改为宜。至元十年,升兴府。十年,为县。十一年,复升为,仍置兴县以之。元元年,县俱废,止立宜州。

锡州,。唐无县。元贞元年州。

江路,。唐润,又改阳郡,为镇海。宋为江府。至元十年,升镇江路。户一十三千三一十五,口六十万三千百四十。领司、县三。

录事

丹徒,中。倚。丹阳,中。金。中。

建德路,上。唐州,又严州,改新定。宋为德军,为遂安,后升德府。至元十年,改德府安司。十年,改德路。一十万千四百十一,五十万千二百十四。司一、六。

事司。

县六

德,中。倚郭。安,中。遂安,。桐庐,中。分,中。

寿昌。

府,唐苏州属。宋为州属邑。元至元四年,为华亭。十五,改松府,仍华亭县隶之。一十六三千九三十一。至顺钱数。领二:

亭,上。倚郭。海。上。本华亭地,至二十七,以户繁多,上海县,属松江

州,上。唐初为州,后江阴县,隶常州。宋为军。元至元二年,旧置军,行安抚事。十年,升江阴路管府,降为江州。户万三千百二十,口三万一百十七。

浙东道慰司都帅府元婺州,德六年治庆元。

庆元,上。为鄞州,又为明,又为姚郡。升庆元。元至十三年,改置宣司。十年,改庆元路管府。二十四一千四五十七,口五十万一千百一十。领司、县四、州二。

录事司。

县四

鄞县,。倚郭。象山,。慈溪,中。定。中。

州二

化州,。唐析-县地置化县,明州。元贞元,升为化州,庆元。

昌国州,下。宋昌国县。元至元四年,为州,置昌国以隶之。后止立国州,庆元。

衢州路,上。本末地,析婺州西境置州,又信安郡,又改为州。元元十三,改衢路总管。户一万八千百六十,口五四万三六百六。领司、县五。

录事

西安,中。倚。龙游,上。江,下。山,下。宋改信,今复名。开。中。

浙东海道肃政访司

州路,。唐初婺州,改东阳。宋为宁军。至元十年,改州路。二十二一千一一十八,口一百万七千百四十。领司一、县六、一。

事司。

县六

华,上。倚郭。阳,上。义乌,。永康,中。武,中。

浦江。

兰溪,下。金华之西部三河,唐析兰溪县,宋因之。元元贞年,升

路,上。唐初为州,又会稽郡,又仍为州。宋绍兴府。元至元三年,绍兴路。户一十万一千百三十,口五二万一五百八八。领一、县、州二。

录事

山阴,上。会,中。山阴俱郭。有稽山为镇。上,上。

萧山,。嵊县,上。新。中。

州二

姚州,。唐余县,宋之。元贞元年州。

暨州,。宋诸县。元贞元年州。

州路,。唐初东嘉州,又改永郡,又温州。升瑞安。元至十三年,置温州。户一八万七四百三,口四十万七千百四十。领司、县二、州二。

录事司。

县二

永嘉,。倚郭。乐清。

瑞安,下。瑞安县,宋因之。元元贞年升州。

平阳,下。平阳县,宋因之。元元贞年升州。

台州,上。初为海,复改州,又临海郡,又为德军,宋之。元元十三,置安司。十年,改州路总府。户十九万千四百十五,一百万千八百十三。司一、四、州

司。

,上。郭。仙,上。海,上。天台。

黄岩,下。为县,因之。元贞元升州。

处州路,上。唐为括州,又改缙郡,又处州,因之。至元十年,立州路总府。户十三万千七百十四,四十九三千六九十二。领司一、县七。

录事司。

县七

丽水,。倚郭。龙泉,。松阳,中。遂,中。田,中。

缙云,中。庆。中。

江东建道肃政访司

国路,。唐为州,又宣城郡,又升宁**。宋宁国府。元至元四年,宁国路管府。二十三二千五三十八,口一百十六万千六百十。领一、县

司。旧四厢,至元十年,废厢创立。

县六

宣城,。倚郭。南陵,。泾县,中。宁,中。德,中。

太平。中。

州路,。唐歙。宋改州。元元十四,升徽路。户十五万千四百十一,八十二四千三四。领一、县、州一。

录事。旧设厢,至十四年置。

,上。郭。休,中。门,中。黟县,。绩溪。中。

州,下。本休宁之回玉,唐析置婺源。元元元年升

路,上。唐改鄱郡,仍饶州,因之。至元十年,升州路总府。户十八万百三十,口四三万六五百七。领司、县三、州三。

录事司。旧设三,至元四年改

鄱阳,上。倚。德兴,上。安。中。

州三

干州,。唐以为县,元贞元升州。

浮梁州,中。唐来为县,元元贞年升州。

乐平,中。以来为,元元元年升

诸道行史台

庆路,。唐武初,置州东南行台尚省。后为蒋州,罢行台,移扬州都,改陵曰白,以其隶润州。贞观中,更白下江宁。德中,江宁郡。乾元中,改升州。其后杨有其地,改为金府。南李氏又为江宁。宋平唐,复升州。宗以升建国,建康军。高宗改康府,行都,为沿江置司治。元至十二年附。十年,升康路。立行御台于扬,既而杭州,徙江州,又还杭;二十年,自州徙治康。天二年,文宗潜,改建路为集路。户十一万千五百十八,一百七二千六九十。司一、三、州

司。

,中。郭。江,中。郭。句。中。

州二

水州,。唐以皆为县,元元贞年升州。

溧阳,中。以来并县,元元十六,升为阳路。十七年,复降为,后复为州。

太平路,下。唐南豫州。宋为太州。至十四年,升为太路。户万六千百二,四十四六千三七十一。领司一、县三。

录事司。旧设四,至元四年改

当涂,中。倚。芜湖,中。繁。下。

池州路,下。唐秋浦县池州,废,以隶宣州,未几复。宋仍池州。至元十年,升路。户万八千百四十,口三六万六五百六七。领一、县

司。

,下。郭。即浦县,改为贵。青阳,下。建,下。陵,下。石埭,。东流。下。

州路,。唐乾以前,衢、饶、抚、建州之地。乾元元,始割之玉山、常山,之弋阳抚、建州之地信州。因之。至元十年,升路。户十三万千二百十,口十六万千二百十八。司一、五。

事司。

县五

饶,上。倚郭。山,中。弋阳,。贵溪,中。永。中。

广德路,下。唐,以绥县置桃,后废,改绥为广德。宋为广德军。至元十年,升路。户万六千百一十,口三三万九七百八。领司、县二。

录事

广德,中。倚。建平。中。

山州,。本建、抚二州地,山铜铅。唐析上、弋阳乡为铜,继升县,属州。宋之。元元二十年,割饶之乾、永乐乡,弋之新政、善政二来属,为铅山,直隶省。户万六千十五。顺钱粮

道宣慰使司都元府大德年立。

福建闽道肃政访司

州路,。唐为州,后福州,为长乐,又为武军。为福建。元至十五年,为福州。十八,迁泉行省于州。十年,复泉州。十年,迁本州。二十二,并入州。户十九万千六百十四,三百八七万五一百二七。领一、县、州二。州领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