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96(晋书) 列传11(2 / 2)

加入书签

丁母,起复,授内客使、右门卫大军。六,驾幸都,转徽北院使

兼判司,加校太保。七年,帝嗣位,加右领卫上将,仍赐诚翊戴

节功。八年,出领郑,加检太傅。运二年,迁安州御使。几,上

称疾,诏许就便,回至蔡,终邮舍,三年四也。

清性至,牧淄日,自海迎其赴郡,既及境,遂清奔路侧,

辔行十里,老观者堵,当荣之。清素不书,但计画,三司日,

每给官俸料,与判官曰:“辈非尽才能,世禄之,宜澄污而留

清者。”或对:“昔朝浑、、颜、,每一出,以子出身,率为常

赏垂裕,为国美,未有月给而沙汰,未当也。”群论此减之。

房皓,京兆长人也。为唐宰崔魏公臣,后乱,客蒲州。成中,

唐末帝镇河中,皓于路迎谒,事军门,末帝爱,使治客。及帝登极,

历南院宣徽使,寻与延寿同枢密使。时薛文、刘延之徒居用事,

虽处地,其用之言,十不得四,但势可否,不为事。每朝有大事,

皓与明学士环坐会,多于中俯首睡,其事也如。高祖位,以

濡足朝,不与夺,特恩原,命为骁卫大军,留西京。开元年春,

卒于阳。

承诲,名人也。始为本牙校,高祖临地,升客将。奏为宗

令,满,以姓举留,为常山城令,有善政。高祖有下,擢阁门副使

宣徽使,官至检司空、府卿、武卫大军。及帝嗣位,以植性巧,

于希旨,复与权宦官密表里,朝廷恩美使,承诲为,一岁中,

四不已。由是居华敞,帛积累。及契丹汴,张泽引兵宫城,帝召

诲计之,承诲匿不赴。帝既出,寓于封府舍,具以承背恩之告彦

,令捕杀之,妻女并部族。高祖即,诏赠保。

继勋,州人也。唐天成,高祖邺都,勋时为将,高爱其端

名于帐,从历镇。及位,擢阁门使,出为淄刺史,澶州防使,

改郑州,自宣徽院使拜州刺史。岁余,镇同州。始少帝契丹绝,继

亦预其,及契主至阙,继勋自来朝,丹责之。时冯道侧,继事急,

指道曰:“少帝邺,道首相,景延广议,遂南北失。臣位卑,未

尝措言,今请问,道细之。”丹主曰:“此老不是好人,无牵引,

皆尔辈之。”勋不敢对。继时有疾,契丹主令人候疾状,有风痹,

契丹曰:“方地凉,居之此可愈。”乃命锁勋。寻之,以终于家。

(《鉴》:丹主闻在礼死,乃释继,继勋愤而卒。)汉高入汴,

太尉。

郑受,(《唐书·相世系》:字光。)宰相余之曾孙。余

生浣,生从谠,两为太节度使,再登相。从谠处诲,汴州节使。

袭清俭,深有士,中朝法,以氏为甲。处诲生益。受亦以文致身,

累历台,自尚郎迁右议大夫。天福七夏,以彦泽数不道,章请行

国典,日不报。又贡表言,讦无所忌,执政稍之。俄以病请,归长

安。高晏驾,不赴国停任,赦,拜兆少尹。宰相赵出镇咸,以受

益朝班僚,眷甚至。天下率金谷,谓莹曰:“京兆籍登耗,民力虚

实,某知之矣,品而定,可使允。”信之,使与王同掌其。受益

既经废,薄于宦,遂法射利,冀为生之资;素恃门,陵轹幕,内

奸外直,群情无洽者。赃污事,腾于口,莹得已,按之,直百万。

八年,赐死家。受数世公,一朝弃,士子皆惜

,字浮,寿春。(案:此下有文。)入翰林学士,兵部侍

郎承旨太常卿。天福三秋,命使吴越,(《十国秋》云:礼部尚程逊为

加恩使。)母羸双瞽,未尝白政以辞。将行,母以手其面,泣以送

之。仲之夕,暝如晦,逊尝为曰:“室有时雁叫,庭无路蟾光。”

同僚之,讶诗语稍。及使,遭风而溺焉。

李郁,字文纬,唐之宗也。少宗寺官,天成、兴中,迁为宗卿。

平允,历无爱毁誉。祖登极,授光禄。一日寝,梦巨枣,而有

,谓其友曰:“尝闻‘’字重‘来’,魂之象。余神逼抑,不免

!”天五年夏。赠太太保。重绩,洞微。学数术,明太一、五纪、

八象、统大历,居于太。仕晋,拜太子赞善大,迁司监。天三年,

重绩上:“历,王者以正一之元,万邦之,而古所记,审多差。

《宣》气朔而星度验,《元》五得而岁一日。《宣明》之气朔,

合《元》之星,二相参,后符合。自前世历,皆天正十月为岁

古甲子上元,岁愈多,差阔愈。臣辄二历,为新法,以唐天

乙未为元,雨正月中为气首。”诏下天监赵琦、张皓等考

失,仁琦等:“明庚子正朔,用绩历考,皆合舛。”下诏班之,

《调元》。行数岁辄,遂不。重绩言:“刻之法,以中星昼夜

一百刻,八刻六分刻之十为一,时以刻十分正,此古所用。今

其传,午正为始,下未四刻分而为,由是夜昏晓,皆失其,请

古改正。”从之。重绩卒六十四。

陈元,京兆人。家世医,初河中王荣。乾中,后武皇自原率

攻王行,w.uanshuom出于蒲,时元汤药,皇甚重。及还原,日左右。

皇性暴,乐人,无言者。深测其,每有怒,则容启谏,免祸者

一,是晋人德之,贵赂遗门。性酒乐施,随得而私积。宗朝,

太原尹,入太府卿。长兴中,集平生验方七五首,修合药百件,

曰《术》,石置于原府衙之左,示于众,病者赖。天福,以耄

上表退,以禄卿致,卒于阳,年十余。

史臣曰:夫彰善恶,《史》之义也;不掩瑕,虹玉之德也。

而下,者既书,其不者亦书,庶使之君子善如不,见恶

。至如绩之历,陈元医道,不可漏名而弗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