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光败,归于太原,唐庄宗收为列校。明宗时,为捧圣左厢都指挥使,领和州刺
史。从幸汴州,至荥阳,闻朱守殷叛,用为前锋。至汴城,率先登城,贼平,授
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应顺初,为贝州刺史。明年,移赵州,兼北面行营马军都
指挥使,以军戍易州。清泰末,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引军赴团柏谷,路由易州,取
在明军从。及德钧兵败,在明奔归怀州,唐末帝令与苌从简同守河阳。晋祖至,
乃迎之,京都事定,出为单州刺史。天福中,李金全以安州叛,在明从李守贞攻
之,大破淮贼,以功授安州防御使,明年,移绛州。杨光远据青州叛,召为行营
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齐州防御使。青州平,迁相州留后,历邢州、晋州留后。
(《通鉴》:契丹入汴,建雄留后刘在明朝于契丹,以节度副使骆知朗知州事。)
高祖践阼,授幽州道行营都部署。时契丹守中山,在明出师经略,契丹乃弃城而
去,遂授镇州留后。乾祐元年五月,正授镇州节度使。六月,以疾卒于镇。赠侍
中。
马万,澶州人也。少从军,善水游。唐庄宗与梁军对垒于河上,庄宗于德胜
渡夹河立南北寨。会梁军急攻南寨,于中流联战舰以绝援路,昼夜攻城者三日,
寨将氏延赏告急于庄宗。庄宗隔河望敌,无如之何,乃召人能水游破贼者。时万
兄弟皆应募,遂潜行入南寨,往来者三,又助烧船舰,汴军遂退。由此升为水军
小校,渐典禁军,遥领刺史,累迁奉国左厢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晋天福二年
夏,范延光叛于邺,牙将孙锐率兵至黎阳,朝廷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白奉进领兵
渡滑州,万亦预其行。时滑州节度使符彦饶潜通邺下,杀白奉进于牙署。万领本
军兵士将助乱,会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卢顺密亦以兵至,谕以逆顺,万不得已,与
顺密急趋公府,执彦饶生送阙下。朝廷即以万为滑州节度使,而卢顺密酬之甚浅。
居无何,晋高祖稍知其事,即以顺密为泾州兵马留后,渐薄于万。万镇邓州,未
几罢镇,授上将军,以目疾致仕。乾祐三年四月卒。辍视朝一日。
李彦从,字士元,汾州孝义人。父德,麟州司马。彦从少习武艺,出行伍间,
高祖典禁军,以乡里之旧,任为亲信。国初,用为左飞龙使、检校司空。镇州逐
敌之际,请兵于朝廷,高祖令彦从率军赴之。乾祐初,领恩州刺史。赵晖讨王景
崇于岐下,彦从为兵马都监,破川军有功,贼平,授濮州刺史,治有政能,百姓
悦之。乾祐三年冬,卒于郡。
郭谨,字守节,太原晋阳人。谨少从军,能骑射,历河中教练使。晋天福中,
迁奉国右厢都指挥使,领禺州刺史。三年,转奉国左厢都指挥、泗州防御使。岁
余,授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宁江军节度使。六年,从幸邺。七年,晋祖崩,少帝
即位,授彰德军节度使,领军如故。开运初,出授鄜州。二年,入为左神武统军。
三年,复镇鄜州。高祖践阼,以乡国旧臣,加检校太尉,移镇滑台。乾祐初,复
授彰德军节度使。二年,就加检校太师。三年,入朝,加食邑。是岁冬十月,卒
于位,年六十。辍视朝二日,赠侍中。
皇甫立,代北人也。唐明宗之刺代州,署为牙校,从历藩镇。性纯谨,明宗
深委信之,王建立、安重诲策名委质、皆在立后。明宗践阼,以立为忻州刺史。
长兴末,转洺州团练使。应顺初,迁鄜州节度使,检校太保。清泰三年春,移镇
潞州,未几,改华州。晋天福中,授左神武统军。少帝即位,历左金吾卫上将军,
累官至检校太尉。高祖定天下,授特进、太子太师致仕。乾祐二年秋卒。
白再荣,本蕃部人也。少从军,累迁护圣左厢指挥使。晋末,契丹入汴,明
年,契丹主北去,再荣从部帐至真定。其年闰七月晦,李筠、何福晋相率杀北帅
满达勒,据甲仗库,敌势未退,筠等使人召再荣。再荣端坐本营,迟疑久之。为
军吏所迫,乃行。翊日,逐出满达勒,诸军以再荣名次在诸校之右,乃请权知留
后事。(《东都事略·李筠传》:筠请冯道领节度,道曰:“予主奏事而已,留
后事当议功臣为之。”以诸将之甲者为留后。)再荣贪昧无决,举止多疑,出入
骑从,露刃注矢,诸校不相统摄,互有猜贰。奉国厢主王饶惧为再荣所并,乃据
东门楼,以兵自卫,伪称足疾,不敢见再荣。司天监赵延乂俱与之善,乃来往解
释,遂无相忌之意。再荣以李崧、和凝携家在彼,令军士数百人环迫崧、凝,以
求赏给,崧、凝各出家财与之。再荣欲害崧以利其财,前磁州刺史李穀谓再荣曰:
“公与诸将为契丹所掳,凌辱万端,旦夕忧死。今日众力逐出蕃戎,镇民死者不
下三千人,岂独公等之功!才得生路,便拟杀一宰相,他日到阙,傥有所问,何
以为辞?”再荣默然。再荣又欲括率在城居民家财,以给军士,李穀又譬解之,
乃止。其汉人曾事满达勒者尽拘之,以取其财。高祖以再荣为镇州留后,为政贪
虐难状,镇人呼为“白满达”。未几,移授滑州节度使,箕敛诛求,民不聊生,
乃征还京师。周太祖入京城,军士攻再荣之第,迫胁再荣,尽取财货既,军士前
启曰:“某等军健,常趋事麾下,一旦无礼至此,今后何颜谒见?”即奋刃击之,
挈其首而去,后家人以帛赎葬之。
张鹏,镇州鼓城人。幼为僧,知书,有口辩,喜大言,后归俗。唐末帝为潞
王时,鹏往依焉。及即位,用为供奉官,累监军旅。晋开运中,契丹迫澶州,鹏
为前锋监押,w.kansho奋身击敌,被创而还。其后累于边城戍守,士伍服其勇。乾祐初,
授镇州副使,过邺城,高行周接之甚欢,鹏因言及晋朝倾亡之事,少帝任用失人,
藩辅之臣,惟务积财富家,不以国家为意,以至宗社泯灭,非独帝王之咎也。行
周性宽和,不以鹏言为过。鹏既退,行周左右谓行周曰:“张副使之言,盖讥令
公也。”行周因发怒,遂奏鹏怨国讹言,故朝廷降诏就诛于常山,时乾祐元年七
月也。
史臣曰:晋、汉之际,有以懋军功、勤王事、取旌旄符竹者多矣,其间有及
民之惠者无几焉。如王周之阃政、审交之民誉,盖其优者也;汉球、张瓘抑又次
焉。是宜纪之篇以示来者,其余皆不足观也已。张鹏以一言之失,遽灭其身,亦
足诫后代多言横议之徒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