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五天竺语,为士人所归。从昶凡历三镇,无尤政可褒,无苛法可贬,人用安之,
亦将门之令嗣也。
弟从照,历陇州刺史、诸卫大将军,卒。
茂勋,茂贞之从弟也。唐末为凤翔都将,茂贞表为鄜州节度使,累官至兼侍
中。梁祖之围凤翔也,茂勋兵屯岐山,梁祖以羸师诱之,命孔勍潜率劲兵袭下鄜
州,尽俘其家,茂勋遂归于梁,改名周彝,署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平中,为河阳
节度使,从梁祖伐镇州,围枣强县。时有一民缒城而出,茂勋纳之而不疑,一日,
其民窃发,以木檐击茂勋,踣于地,赖左右救至仅免。居无何,迁金吾上将军,
副王瓒将兵于景店,瓒令分屯西寨,庄宗击而败之,降为左卫上将军。逾年,以
太子太傅致仕。同光中,复名茂勋。天成初,以疾卒于洛阳。
高万兴,河西人。祖君佐,鄜延节度判官。父怀迁,都押衙。万兴与弟万金
俱有武干,效用于本军。河西自王行瑜败后,郡邑皆为李茂贞之所强据,以其将
胡敬璋为节度使,万兴为敬璋骑将,昆弟俱有战功。邠州节度使杨崇本者,茂贞
之假子也,号李继徽。梁祖既弑昭宗,茂贞、继徽与西川王建之师会于岐阳,以
图兴复,皆陈兵关辅,梁祖遣将王重师守雍州、刘知俊守同州以拒之。天祐五年
冬,敬璋卒,崇本以其爱将刘万子为鄜延帅,万子以凶暴而失士心。又,崇本为
汴人所攻。六年二月,万子葬敬璋,将佐皆集于葬所,万兴、万金因会纵兵攻万
子,杀之,归款于汴。梁祖以万兴为鄜延招抚使,与刘知俊合兵攻收鄜、坊、丹、
延等州,梁祖乃分四州为二镇,以万兴、万金皆为帅。及万金卒,梁祖以万兴兼
彰武、保大两镇,累加至太师、中书令,封北平王。庄宗定河洛,万兴来朝,预
郊礼陪位,既还镇,复以旧爵授之。同光三年十二月,卒于位,以其子允韬权典
留后。
允韬,字审机。初仕梁朝,起家授同州别驾,寻加检校右仆射,改金紫光禄
大夫、检校司空,充保大军内外马步军指挥使。唐同光中,检校太保,充保大军
两使留后。万兴卒,允韬自理所奔丧。天成初,起复检校太傅,充延州节度使。
长兴元年,移镇邢州,顷之,为右龙武统军,未几,授滑州节度使。清泰二年八
月,卒于任,年四十二。诏赠太师。
韩逊,本灵州之列校也。会唐季之乱,因据有其地,朝廷乃授以节钺。梁初,
累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开平中,梁将刘知俊自同州叛归凤翔,李茂贞以地褊
不能容,乃借兵以窥灵武,且图牧圉之地。知俊乃帅邠、岐、秦、泾之师数万攻
逊于灵州,逊竭力以拒之,久之,知俊遁去。梁祖嘉之,自是累加官至中书令,
封颍川郡王。逊亦善于为理,部民请立生祠堂于其地,梁祖许之,仍诏礼部待郎
薛廷珪撰文以赐之,其庙至今在焉。贞明初,逊卒于镇。
洙,逊之子也。逊卒,三军推为留后,梁末帝闻之,起复正授灵武节度使、
特进、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贞明四年春,灵武将军尚贻敏等上言,洙已服阕,
乞落起复。梁末帝令中书商量,宰臣奏曰:“旧例藩镇落起复,如先人已是一品
阶,即与加爵;如未是一品阶,即合加阶。”乃授洙开府仪同三司。唐庄宗、明
宗累加官爵。天成四年夏,洙卒,朝廷以其弟澄为朔方军节度观察留后。是岁,
有列校李宾作乱,部内不安,乃遣使上表请帅于朝廷,明宗命前磁州刺史康福为
朔方河西等军节度、灵威雄警凉等州观察处置度支、温池榷税等使,仍遣福领兵
万人赴镇,其后灵武遂受代焉。
李仁福,世为夏州牙将,本拓拔氏之族也。唐乾符中,有拓拔思恭为夏州节
度使,广明之乱,唐僖宗在蜀,诏以思恭为京城西北收复都统,预破黄巢有功,
僖宗赐姓,故仁福亦以李为氏。思恭卒,弟思谏继之。梁开平元年,授思谏检校
太尉、兼待中。二年,思谏卒,三军立其子彝昌为留后,寻起复,正授旄钺。三
年春,牙将高宗益等作乱,彝昌遇害,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本州军吏迎立仁福
为帅。其年四月,梁祖降制授仁福检校司空,充定难军节度使。未几,后唐武皇
遣大将周德威会邠、凤之师五万同攻夏州,仁福固守月余,梁援军至,德威遁去,
梁祖喜之,超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仁福自梁贞明、龙德及后唐同光中,累官
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三月,卒于镇。其年追封虢王。子
彝超嗣。
彝超,仁福之次子也。历本州左都押衙、防遏使,仁福卒,三军立为帅,矫
为仁福奏云:“臣疾已甚,已委彝超权知军州事,乞降真命。”明宗闻之,遂以
彝超为延州留后,以延帅安从进为夏州留后。朝廷虑不从命,诏邠州节度使药彦
稠、宫苑使安从益等率师援送从进赴镇,仍降诏谕之云:
近据西北藩镇奏,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薨。朕以仁福自分戎阃,远镇塞垣,
威惠俱行,忠孝兼著。当本朝播越之后,及先皇兴复之初,爰及眇躬,益全大节,
统临有术,远迩咸安。委伏方深,凋殒何速,忽窥所奏,深怆予怀。不朽之功,
既存于社稷;有后之庆,宜及于子孙。但以彼藩地处穷边,每资经略,厥子年才
弱冠,未历艰难,或亏驾御之方,定起奸邪之便。其李彝超已除延州节度观察留
后,便勒赴任。但夏、银、绥、宥等州,最居边远,久属乱离,多染夷狄之风,
少识朝迁之命,既乍当于移易,宜普示于渥恩。应夏、银、绥、宥等州管内,罪
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并公私债负、残欠税物,一切并放;兼自刺史、指挥使、
押衙已下,皆勒依旧,各与改转官资。
朕自总万几,惟宏一德,内安华夏,外抚戎夷,先既怀之以恩,后必示之以
信。且如李从�严之守岐、陇,疆土极宽;高允韬之镇鄜、延,甲兵亦众。咸能
识时知变,举族归朝。从�严则见镇大梁,允韬则寻除钜鹿,次及昆仲,并建节
旄,下至将僚,悉分符竹。又若王都之贪上谷,李宾之吝朔方,或则结构契丹,
偷延旦夕;或则依凭党项,窃据山河。不禀除移,惟谋旅拒,才兴讨伐,已见覆
亡。何必广引古今,方明利害;只陈近事,聊谕将来。彼或要覆族之殃,则王都、
李宾足为鉴戒;彼或要全身之福,则允韬、从�严可作规绳。朕设两途,尔宜自
择。或虑将校之内、亲要之间,幸彼幼冲,恣其荧惑,遂成骚动,致累生灵。今
特差邠州节度使药彦稠部领马步兵士五万人骑,送安从进赴任,从命者秋毫勿犯,
违命者全族必诛,先令后行,有犯无舍云。
其年夏四月,彝超上言:“奉诏授延州留后,已迎受恩命,缘三军百姓拥隔,
未放赴任。”明宗遣阁门使苏继彦赍诏促之。五月,安从进领军至城下,彝超不
受代,从进驻军以攻之。秋七月,彝超昆仲登城谓从进曰:“孤弱小镇,不劳王
师攻取,虚烦国家饷运,得之不武,为仆闻天子,乞容改图。”时又四面党项部
族万余骑,薄其粮运,而野无刍牧,关辅之人,运斗粟束藁,动计数千,穷民泣
血,无所控诉,复为蕃部杀掠,死者甚众,明宗闻之,乃命班师。彝超亦上表谢
罪,乃授彝超检校司徒,充定难军节度使,既而修贡如初。清泰二年,卒于镇。
弟彝兴袭其位。
彝兴,U w.kanshu.本名彝殷,皇朝受命之初,以犯庙讳故改之。彝超既卒,时彝兴为夏
州行军司马,三军推为留后,唐末帝闻之,正授定难军节度使。晋天福初,加检
校太尉、同平章事。少帝嗣位,加检校太师。八年秋,彝兴弟绥州刺史彝敏与其
党作乱,为彝兴所逐,彝敏奔延州,彝兴押送到阙,骨肉二百余口,朝延以彝兴
之故,絷送本道斩之。开运元年春,诏以彝兴为契丹西南面招讨使。汉乾祐元年
春,加兼侍中。是岁,李守贞叛于河中,潜使人构之,彝兴为之出师,驻于延州
之北境,既而闻守贞被围,乃收军而退。周显德中,累加至守太傅、兼中书令,
封西平王。皇朝建隆元年春,制加守太尉,始改名彝兴。乾德五年秋,卒于镇。
制赠太师,追封夏王。子光睿继其位,其后事具皇朝日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