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朱鎔基副总理看望楊浦大桥建设者
楊浦大桥是上海市境内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过江通道,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是上海内环高速高架路组成部分之一。北起上海内环高架路,上跨黄浦江水道,南至浦东张江立交。线路全長8354米,主桥全長1172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60公里/小时,总造价13.3亿人民币。设计特点为一跨过江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塔形为倒Y“钻石”形,造形简练,似一只扶摇直上的展翅大鹏,博击長空,意喻着浦东与浦西遥相呼应,体现了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以崭新的姿态冲击亚洲,走向世界。楊浦大桥建于1991年5月1日,于1993年9月15日竣工,1993年10月23日通车运营。2018年7月,为迎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楊浦大桥8月底完成景观灯具安装,在夜间展示其矫健挺拔的身姿。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黄浦江上海市区段上大桥建设“零”的突破,楊浦大桥建成,则使中国斜拉桥设计建造能力一举领先于国际桥梁界,奠定了中国在国际桥梁界的地位。
大约在1992年年底,我们机关党委机关工会办公室的人员去参观基夲建成但还未全部竣工的楊浦大桥。那天上午晴空万里,沫浴着冬日暧暖的阳光我们来到了楊树浦路楊浦大桥观光电梯,戴上安全帽乘上电梯来到了大桥桥面。我的同学,楊浦大桥施工工程师接待了我们,她十分高兴地告诉我们,楊浦大桥建设需要大量钢材,其中有一部份就是上钢一厂生产供应的,还有一批是上钢一厂新研发生产的耐腐蚀钢材用在了大桥上,我们听后极其兴奋,这是我们上钢一厂的光荣,也是上钢一厂的骄傲。我们的钢铁勇士为国家的钢铁发展做出了值得称赞的贡献,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们克尽艰难新研发的耐腐蚀钢材制成大口径的钢管用作大桥两边的拦杆,牢牢地固筑在大桥两边的钢筋混凝土圍堤上,它耐腐蝕,抗氧化,不管风雪严寒,霜冻冰结,还是酷署日灸,日晒雨淋,它都巍然不动。我们抚摸着我们的钢铁勇士生产的产品,感概万千!
我们走在还在施工的大桥桥面看到施工人员在这岁暮天寒的日子里,顶着刺骨寒风不畏艰难,辛勤作业,看到高处钢索两边的工人在仔细监察钢索维护保养。不时我们迎面走来了一批客人,我们停住了脚步,站立等候,当他们走近时,定睛一看,原来是朱鎔基副总理来视察楊浦大桥建设。
隨从陪同人员有时任中共上海市高官***,上海市市長黄菊等有关领导。朱鎔基看到工人们亲切地向他们打招呼,并抬头相望高空施工人员,向他们揮手致意,***,黄菊也连连向施工人员表示慰问并向朱鎔基副总理介绍楊浦大桥的建设情况。此时,朱鎔基看到戴着安全帽的我们站在他的对面,健步走到了我们面前,同站在中间的高个子陈应江亲切握手,当时我们惊喜交加,连连拍手致意。
我们走在楊浦大桥的中央,看着楊浦大桥主桥犹如一道横跨黄浦江的彩虹,主塔似一把利劍直刺苍穹,塔两侧的钢索似扇形铺展而开,宛如巨形型琴弦,弹奏巨龙腾飞的奏鸣曲。站在桥边抚摸着我们厂生产的优质钢材拦杆,看着黄浦江江水綠波荡漾,江水奔流,气势磅礴,大江东去,我们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又想着我们刚刚再一次见到朱鎔基副总理,他与我们那么近,那么亲,还同我们的人亲切握手,大家喜出望外,受宠若惊。纷纷拍拍陈应江的肩膀,拉拉陈应江的手,握握他的手,这是一双幸福的手,温暖的手。陈应江更是喜笑颜开,神釆飞揚,当即我们想起了上一次见到朱鎔基的情景。
那是在1989年8月5日上午,夏日炎炎,阳光高照,***同志担任中共*****不久到上海考察工作,到上钢一厂视察,视察了二转炉车间,看望了广大工人和干部,并作了亲笔题詞“再接再厉,改革创新”,极大地鼓舞了上钢一厂的干部职工。那天时任上海市高官的朱鎔基陪同前来视察。厂部二号门广场四边圍起了缆绳由保安人员看守,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我们在厂部办公大楼二号楼二楼窗台正好面对二号门广场,俯看二号门广场清清楚楚,看到朱鎔基和江译民并肩走在广场上,朱鎔基邀请***乘坐由上海汽车厂引进德国大众汽车自主生产的桑塔纳轿车。这是上海汽车厂改革开放大胆创新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这辆首款桑塔纳骄车专程从上海嘉定的上海汽车厂开到上钢一厂请***总书记检阅。汽车在广场上绕行二周后,稳稳停当,***走出汽车,笑容满面,非常高兴。当天上午,朱鎔基陪同***结束了视察上钢一厂,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离开了上钢一厂,这就是我们上一次在厂里见到朱鎔基副总理的情况,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第二节忠心耿耿的耿心
我从部队复员分配到三转炉车间,耿心同志是当时三转炉车间的党总支书记,革委会主任。是我在三转炉车间工作接触到的第一个三转炉车间的一把手。耿心同志对党对国家对上海的钢铁事业忠心耿耿,不是我这个最基层的普通员工可以评价的,我无权也没有资格来作评价,这是上海市冶金局党委,冶金局的领导层对耿心同志的评价。耿心从1952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以来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1958年11月调上钢一厂任厂团委副书记,书记,宣传部部長,三转炉车间车间党总支书记,革委会主任,后来在厂里和局里担任领导职务。
我在三转炉车间工作,学习,锻炼成長受到了耿心和车间各级党组织的热情帮助和教育,从耿心在三转炉车间的忘我工作,敢挑重担,密切联系群众,实是求是,从严治党的优良作风里深深体会到一个老党员的赤胆忠心。
我1969年到三转炉车间,当时是动乱年代中期,车间形势比较混乱,车间极其需要稳定大局,安定团结,这副担子压在了耿心身上,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三转炉车间稳定不下来,不仅严重影响车间生产,而且会加重兩派分裂,影响到整个上钢一厂,怎么办?他首先抓党的队伍建设,先把党总支委员会建立健全,把各个党支部组织建立好,通过健全的党组织生活,把党员队伍抓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摸范作用。三转炉车间有了一支強大的党员队伍,就有了战无不胜,攻旡不克的力量。坚持严格的党总支委员会讨论决策车间重大工作的制度,坚持定期的党支部书记例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一级抓一级,一级管好一级,从而保证了各项任务胜利完成。
当时除了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以外,还增加了一项援阿任务。那时侯远在欧州的小国家阿尔巴尼亚,人口只有二百万,成了我们國家的亲密朋友,国家对其慷慨援助,要求上钢一厂对口帮助。为此厂里专门成立了援阿办公室,各项援阿的具体任务交给了三转炉车间,从帮助他们建立钢铁厂,培训他们的炼钢工人,到派专家和熟练技术工人前往阿国指导服务。因为阿尔巴尼亚的矿产成分不同于其他铁矿,其中铬的含量很高,一定要在冶炼过程中去掉,为了确保阿尔巴尼亚炼出合格钢材,为此我们国家把远在几千里之外的高铬生铁运到上钢一厂三转炉车间,进行脱铬钢冶炼试验。耿心担任脱铬钢试验的总指挥,在他的统一指挥和精心协调下,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将脱铬钢试炼成功,为完成援阿任务打下了基础。
耿心经常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听取职工心声。经常看到他在上班前早早站在炼钢平台,观察主副厂房各生产线作业实况;到各大班和各总工段工人中了解职工的各种反映,听取他们的意见;到各科室检查各项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和帮助解决;职工群众反映他从厂部科窒下到基层车间,没有架子,没有大呼大叫,而是以理服人,循循引导;尤其是他在开大会讲话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工人们都喜欢听他作报告,无愧为渍渍称赞的三级報告员。
耿心在三转炉车间狠抓党的队伍建设,尤其重视从严治党。他在深入群众时,工人们愿意向他反映意见,常常会向他告状,提意见,说明广大职工信任他,拥护他。有的职工对个别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不敢反映,生怕打击報复,但是看到耿心为人正派,作风优良,待职工真诚真心,就壮大了胆子,积极向他说真话,说心里话。敢于反映我们党内存在的问题,是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爱护和保护。耿心听到不少职工指名道姓地讲述了一个党员干部不良风气,十分重视,慎重地找人作深入了解,感到群众反映的意见不无道理,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组织人员作进一步的调查确认,核实取证,当各项证据查实以后,对这位党员干部进行了帮助教育,直至严肃处理,得到了党内外职工的一致好评。
耿心在车间里极其重视培养青年职工和年轻干部,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增長才干。大胆提拔了好几个年轻肯学肯干的小青年,对他们大力培养,精心指导,严格要求,热情帮助。我进厂不久,深切体会到耿心对我的纯真关爱和严格要求,拳拳之心,循循引导,帮助我一步一步成長,看到我的点滴进步,记在心里,从不言语,看到我的缺点,及时指正。我在车间各级党组织的帮助和广大老师傅亲手带教辅导下逐步成長,特别是耿心书记的長期对我的指导帮助使我渐渐長进。就在他离开三转炉车间,到厂里担任领导仍然不忘给我指导。有一年我们车间开展“反本位,破吨位”宣传教育活动,在全车间掀起发揚共产主义风格,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新风尚,克服大班与大班的利巳坏风气,形成了上一班为下一班,班班是一家的好风气,“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风尚在车间里蔚然成风,就像当年京剧舞台上演出的“龙江风”那样,从而大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更促进了车间生产发展,反掉了夲位主义,促进了产量吨位猛增。为了总结经验,继续前进,车间党总支举办了学习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局里了解了这个情况,局领导要我们汇报学习班情况,当时的党总支书记王林才指派我去汇报。后来局里还要我在局里会议厅向从北京开会回来的局党高官江岚同志汇报。我向王林才书记汇报后,去参加会议。那天参加会议的还有全局系统的一,三,五厂等各单位的领导和主要生产车间主管生产的领导。耿心知道上述的所有情况,让我坐他的小车,跟他一起到局里。会上我如实地汇报了学习班的情况,宣扬了甲、乙、丙三大班和车间各级干部和工人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汇报结束,我看到耿心同大家一起热烈鼓掌,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耿心在1977年12月调宝钢任宝钢指揮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1981年6月调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任市生产技术局副局长,1988年8月调上海市冶金工业局任副局長兼市薄板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党高官。于1992年退休。
耿心退休后不久查出来患了肝癌,接受了各种针对性的治疗,为了方便进一步医治和家属照护,他来到了老厂,上钢一厂职工医院,由厂里唯一的正高级医师孙永福负责全程医治和护理。他到了厂里,我就有机会经常去看望我的老领导,好老师,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照顾上的一些困难。当我看到耿心面容憔悴,苍老肌瘦,暗暗落泪。但他坚定坚強,不屈不挠,同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他仔细地向我介绍了病情和治疗方案,仍然充满信心去战胜病魔。我清楚地知道,他这个病是長期辛劳,肝气郁结所致,是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我知道他待人真诚,肝胆相照,对任何同事同仁宽容包容,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声音一切都放在自己心里,从不发泄,从不怨声载道,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崇高修养。
他在四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对党,对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对社会主义事业脚踏实地,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积极为冶金行业的改造和发展出谋献计,他坚持党性原则,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生活准则,他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历行,严于律已,公道正派,谦虚谨慎,廉洁奉公,为冶金行业的发展倾住了大量心血,他平易近人,作风正派,密切联系群众,服从组织分配,不计较个人名誉地位,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夲色。这些话,也是冶金局党委和冶金局领导层对耿心的评价。
第三节顽强的王林才
1973年耿心被调到厂部担任党委副书记,时任高炉车间的党总支书记王林才被调到三转炉车间任党总支书记,开始了在三转炉车间的辛勤工作。面对各种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他带领三转炉车间的工人和干部坚强地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就在他上任不久,车间里发生了煤气中毒五人死亡的特大工伤事故。針对车间发生的特大事故,他果断地作出了处理决定,兵分三路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生产管理,稳定职工思想,保证各项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二是搞好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列出整改措施,及时进行整改。三做好后事处理工作,安抚职工家属,最大限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三方面的工作在车间党总支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全面开展。经过一段时间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终于顺利完成。
三转炉车间与高炉车间不同,三转炉规模大,范围广,炼钢工艺比炼铁复杂,工序多,工种繁,战线长,节奏快,变化多。还因为三转炉是新车间,各种装备,各种设施,各种硬件都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在生产中发生的曲折多,事故多,再加上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安全危害等等,面对这些三转炉车间与高炉车间不同的特点,王林才发挥党总支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硬件软件一起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他坚持耿心在三转炉车间的优良传统,首先抓好队伍建设。队伍中又着重抓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摸范作用和干部的引领作用与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三转炉车间的各级党组织生活规范正常,通过党支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让每个党员知道车间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每个党员知道怎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所以三转炉车间的广大党员绝大多数是好榜样,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正因为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令无数群众信服,形成了很多要求进步的职工争取入党力求上进的政治氛围。我分管组织保卫工作方面,经常看到许多职工写绐党支部的入党申请书,党总支定期审批附合条件的积极分子入党。
抓干部队伍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宣传动员,统一思想,上下一致,共同行动。除了年终岁末举办学习班外,凡有重大任务都会不定期举办学习班,总结交流,布置工作,统一思想,统一步伐。学习班确实是个好办法,把全车间的各级干部都调动起来了,为完成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和各项工作发挥了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例如针对车间里在生产中存在的本位主义,通过办学习班,端正了态度,提高了认识,全车间一条心,三个班一个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发揚风格,团结协作,促进了生产,提高了产量,反了本位,长了吨位。
车间里各级干部以身作则,身先示范,工作勤恳,美名飞揚,工人们和干部中经常在飯后茶余谈笑中叫起了各种绰号,很有意思:
明眼瞎子(指戴眼镜)孙顺华,管理炉前井井有条,产量质量双双提高;
刚直大汉卞广龙,脾气直爽,说到做到,检钢工段把关把牢;
供应组谭老板,当家当好,原料仓库,多少家当,清清爽爽;
财务组陈出纳,铁算盘无差错,年年表彰;
生产组倪福堂,手摇计算机,生产报表准确漂亮天天送到各家;
化铁炉老烂脚龚伦工长,搭挡陈阿牛,跑上跑下忙里忙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