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79 列传第67(1 / 2)

加入书签

○罗(涂棐) 章懋(从子拯) 黄仲 庄昶智 舒(崔桐 马汝骥)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人。五尝随母园,果,众竞,伦独而后

。家贫牧,挟诵不辍。及为诸,志圣学,尝:“举非能坏,人

坏之耳。”知府瑄悯其,周之,谢不。居父丧,逾祥,始

酪。

成化年,廷,对策余言。斥时弊,名震都。擢进第一,翰林

撰。逾月,大士李贤丧毕,诏还朝。伦诣贤之,不。乃上曰:

闻朝廷杨溥故,起复学士李。臣窃贤大臣,起复大,纲常

化系,不可慎。曩下制策曰:“夙夜拳,欲正纲,举目,使

伦明上,风厚于下。”窃谓人伦,风俗,先于孝。在礼,有父母

丧,三年不其门。夏问:“三年之,金革避,礼?”孔曰:“

公伯有为为也。今三年之从其利,吾弗也。”下于贤,以为金

之事复之欤?则未之也。以臣起复欤?则所未见

人君,举先王礼教其;为人,当守王之礼其君。宋仁宗

尝起复弼矣,辞曰:“不敢遵事以遂代之非,但当据《礼经》行今日

之是。”仁宗卒其请。宗尝起刘珙矣,珙辞曰:“身在土之中,国无门

庭之寇,难冒金之名,窃利禄实。”宗不抑情。此君者,尝以故

事强其。二臣。未尝故事徇君。故册书之盛事,大夫传为美谈。

无他,君能教以孝,有孝可于君也。自是而,无复义。王、史嵩

中、贾道之徒,皆援故起复。天下坏,社稷危,流当时,

。无他,君不教以孝,无孝可于君也。陛下必贤身任下之事,则

不可留,口实可。宜降诏,俾刘珙得言事。使贤于天之事知言,

必尽。下于贤言闻必,行必。贤虽起复,起复也。苟知之不能

言,言而不能行,贤起复无也。

陛下无庙堂无臣,庶无贤士。君,盂;臣,也。水方圆,

实主。臣之佞,君召之。下诚于退朝之暇,亲直谅洽之臣,讲圣学

德之,询政得失,民生利,访人贤否,古今盛。舍独之偏见,

纳逆之苦言。则众贤策毕萃朝,又待违先之《礼》,损臣之名

天下可哉。

伏见比以来,廷以夺为常典,缙绅以复为美,食稻锦之徒,

接踵堂,不此人于下之重关耶?妇于舅,丧亦年;孙祖父母,

服则衰。夺于夫,无预其;夺情父,初干其子。今或舍如故,

孥不,乃号天下曰:“本欲丧,朝不许”,虽三尺子,臣其不信

父者所望其子报,岂至于此。为人者所以其亲之,岂忍

。枉己不能直,忘亲不能忠。陛下取于若而起复也。

大臣起,群臣以为非,且从而之;群起复,臣不以非,且

而成。上下俗,混同流,天下之为无父归。臣忍圣明朝致纲

之坏、风俗之一至此也。愿下断自衷,许归家持。其他起复者,

仍令丧,未复者,许终制。脱有金之变,从墨衰权,使军事于

丧于内。将朝廷则天下,大臣则群臣,人伦是明,俗由是矣。

入,谪建市舶副提举。御史陈疏救,报。御杨琅复救,帝

责之。尚书王以文彦救唐介讽贤,曰:“公市恩,归怨朝,吾不

以效。”亡,贤卒。明年以士商辂召复原,改南。居二,引疾

复出。

伦为人正,严律己。所在,然必为,于富贵利泊如。里居

,相率敢犯。食粗恶。或遗之,见道,解以之。晨客饮,

子贷邻家,午方炊,不为意。以金牛人迹不,筑室书其中,四方从

者甚。十四卒,年十八。靖初,御史唐请,追左春坊德,谥

毅。者称一先生。

方伦为举时,史丰城棐巡按建。司中官黄,延平也,请

可。泉知府李学以受为棐所,讦棐解,赐中主其。棐、

征,词伦,当逮。镇司某曰:“罗先可至此?”即鞫成上

免,棐复官。

涂棐,顺四年士。成中尝言:“祖宗,政事与大臣议。自

,未能决,柄者虑其遗,假易之辞,以便宣。凡视奏事,

:“所知之”。此一时宜,非循为定。况批多参以官,内

,尤乖制。乞面议,蔽壅之。”宪不能用。终广东使。

懋,字懋,兰人。成二年会第一,进士,庶吉王。明年冬,

授编

将以元张灯,词臣撰词进奉。懋与同黄仲昭、检讨庄疏谏曰:

“顷臣等撰山烟火词,臣窃议,必非陛本怀,以两宫母在上,

欲备孝养奉欢心耳。然大孝乎养志,不可徒耳目之以为养。今川

未靖,辽左多,江西、湖广赤数千里,万姓嗷,张口哺,此陛下宵

焦劳,两宫母同忧天之日。翰林官论思为,鄙俚言岂宜于君上。

伏读宗皇帝制《翰箴》有‘启沃言,唯与仁。、舜之,邹、

以陈。’张灯尧、舜道,诗岂仁义言?若烟火细不足为德累,

舜何不造漆,禹何不嗜旨,汉文必不作台?古王慎小微必矜

行者,正以欲可纵,不可长。伏乞烟火停,移此听以明达聪,

此资以振饥困,则祲可销,太平可。”帝元夕张,祖宗事,恶

等妄,并杖阙下,迁其官。修撰罗先以言被黜,称“翰四谏”。

懋既临武知,未行,以给事毛弘等救,改京大理评事。三年,

迁福建事。平宁、沙、尤贼,福安民矿以杜源,建番货互贸易以

裕商民,政绩甚。满考都,年四十一,力求致。吏部书尹旻留之,

不可。

既归,迹不入府。奉之暇,以读书学为事,弟子执者日益

供具,脱粟菜而已。方学士夫高其,称为“枫山先”。家

年,中交荐,檄屡起,以亲坚不赴。

弘治,孝宗用群贤。众议两国学当名儒,谢铎于监。及监缺

酒,遂懋补之。懋方遭忧不就。时南监司业且十年,特以罗顺为

,而虚以待懋。十六年,服阕,复固辞。不允,莅任。馆士人自以

得师。生尤樾病,例得归省,昼夜泣。懋遣之,曰:“吾宁以制获

。”武立,陈圣学、继述、大婚、诏令、天戒五。正德年乞

,五疏允。复疾恳辞,明年三始得请。五年起京太常,明年起为

京礼部侍郎,力辞不。言者陈懋德,请加礼,诏司岁时问。

宗嗣位,即家进京礼部书,致。其冬,遣行人问,而已卒,八十

。赠太少保,文懿。

懋为学,恪守先训。或为文章,曰:“技耳,弗暇。”有劝以

者,曰:“儒之言矣,芟繁可也。”通籍十余年,历俸仅三考。

退,世皆之。

三子,令业农。县令过,诸子耒跪迎,人不知贵公子。子省

于南,徒步,道为检所笞,已知而罪,懋遣之。年,三一孙尽

十二生子接,以荫为子生。

从子拯,字以道。幼从懋,登弘十五年士,为部主事。正德初,忤

,下诏,谪梧府通判。谨诛,南京兵郎中。靖中,官工部书。

萼欲复运,延卿议得,拯曰:“海运有故事,而风涛倍于河。且天

海口多,自古闻有浚者。”遂寝。北郊议,拯言可,失意。

坐郊坛器缺供,落职归。久之复。致仕,卒。

仲昭,潜,以行,莆人。祖寿生,翰检讨,学行。嘉,束鹿

知县,以善政

性端谨,年十五即有志学。登化二年士,改吉士,编修。

与章懋、庄昶同直谏被,谪湘知县。道,用官言,南京大评事。

两京诸隶卒率还而取月钱,故事,仲昭与伦不敢。御史纵弟取赂,

刑部为地,昭驳正。有群民妇转者,部首恶一,仲昭皆坐。

遭父丧,不苫块者年。服,以亲逮养,不出。

弘治改,御史洪疏荐,吏部尚王恕檄司敦趣。比至,迓之大外,

让升堂,相向再,世两之。除西提学事,诲以正学。久之再乞休,

日事著。学者“未轩生”。年七十

兄深,史。深乾亨,人。使剌加,于海。亨子如,广西

提学副使,希雍,苏州同。仲昭懋,南户部侍

,字孔,江浦。自幼迈不群,嗜古博。举成二年进,改庶

吉士,翰林检。与编章懋、仲昭疏内廷张,忤旨杖二十,谪桂阳

州判官。寻以言论救,南京行司副。三年,忧去。丁父忧,哀毁,

丧除不出。卜定山二余年,者称“山先生”。巡抚恕尝欲其庐,

辞之。

昶生平尚著述,有自得,辄见之诗。荐十余上,部檄屡,俱不

士邱濬恶昶,人曰:“率天下背朝廷,昶也。”弘治年有荐者,

诏起用。昶念濬国,不且得罪,强起入。大学徐溥语中邵宝:“

山故翰,复之。”濬闻:“我识所谓山也。”乃复以行人司。俄

南京吏郎中。风疾。年乞身,部臣为奏。明年京,尚书岳以

疾罢之。居二年,年六三。天初,追文节。

邹智,汝愚,州人。十二能。家贫,读书焚叶继晷三年。

十二年试第一。

时帝倦于政,而万安、刘吉、直居政,智愤。道出原,谒仕尚

王恕,然曰:“治天下,在进君退小人。方今小在位,痡四海,而公

屏弃田。智此非为科,欲上天子,白贤奸,拯斯民涂炭耳。”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