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外宗,符院。
荀川手上捏着三十张底符,缓缓往东步行而去。
符院的东边是丹坊、器坊和兑换房所在。正因如此,在附近也形成了一个弟子的物品集散区。
就像一个小型集市,符院弟子若有所需皆来此处。或用钱和贡献点购买,或以物换物,十分热闹。
包括一些专门给其他弟子赊账的师兄也常驻于此,因多有富余,赊一还二,大多赚的盆满钵满。
荀川刚进符院闲逛时便发现了这个地方。此番前去,也是想看看手中的上好底符能换些什么来。
“下品重器,青光指虎贱卖,仅需二十张上品桃木符或四十张普通桃木符。各位同门过来看看啊!”
“最后三枚上品养气丹,修炼必备。换上品桃木符三十张或三百贡献点!丹坊已经断货,错过可惜呐!”
“牧院出品十年凤目鸡一只,十六斤足称,滋补养身,保你开七轮有如神助,不收桃木符,一千贡献点或两百丽水钱不二价!没钱的也来看看欸!”
乍一看去,四周热闹非凡,摆摊吆喝之人少说也有七八十人之多。
四处走了走,但大多数摊主并没正眼去瞧荀川,因他穿的太过朴素,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买家。
半晌,荀川停在一个摊位前,只见摊主正摆着一些刻好的符底,大约十多张。薄厚不均,薄的相当于荀川两张重叠,厚的足有半指宽。
院东集市之中,最不缺买家的畅销品便是这桃木符。
桃木底符乃符院刚需,人人皆需缴纳。但总有一些人运气不佳,往往差了那么几张,只能东拼西凑来买。
“这位师兄,买底符吗?”见荀川驻足,摊主一笑道。
要说还有谁不会看不起荀川,也就只有这卖底符的摊主了。
荀川没有点头,只是蹲下了身子,用手指捏起一张相对薄些的上品底符看了看。
“师兄眼力不错啊,这张品相最好,绝对上品。”摊主搓了搓手掌道。
“什么价?”荀川看了他一眼。
摊主嘻嘻一笑,伸出两根手指。
荀川一愣,思考了一番,想来他说的是两枚丽水钱。
荀川点点头,将符放下道:“敢问师兄,这可是你亲手所制的?”
“自然是我亲手所刻。我方知有的底符在这符院之中还算有点名声,你大可四处打听打听,十个缺缴的弟子,少说有七八个都在我这买过符。”摊主方知有一脸自豪道。
荀川作出微微诧异的表情:“不知方师兄……入院多久了?”
“我入院已有三年,你问这个作甚?”
“三年……”荀川叹了口气:“我瞧你这凹槽略微有点毛糙,不够直些。”
“又不自用,何必费那功夫刻得笔直。这样的已经不错了,至少能发挥出五六成符力。你若买去,长老那保准能过!”
荀川叹了口气,起身,摇摇头,转身走了。
方知有一愣,看着荀川渐渐走远,回过神来低声骂道:“嘿!哪来的破落穷鬼,买不起你还问那么多。真是闲的!”
荀川漫步集市,又泰然自若地问了七八家,果然所有摊位价格都十分统一,但无一例外的是,底符的凹槽雕工极差。
乍一看确实方正,却经不起靠近一观。粗细不均的线条明显是刻槽时力道不稳所致,虽都能形成回路,但草木精华在其中流转时,显然略有瘀滞。
“上品底符,刻的槽却只有四五成的功效。既要做,何不做到最好?”荀川叹息道。
想起方知有先前那句“长老那保证过”,荀川忽然明白了原因。
若是自用,当然是品质越高越好,但若只为了任务缴纳,做的粗糙些效率反而更高。
只要能通过就行,横竖又没有额外奖赏。
“那为何不直接到内院去卖?内院弟子难道不想用品质更好的底符么?”想到这,荀川又绕回方知有的摊位。
见他再次过来,方知有不再摆出先前那般好脸色,而是不耐烦地道:“不买请走,莫在此处费我口舌。”
“嘻嘻!”荀川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抽出五张底符递给他道:“方师兄收好,就当是见面礼。”
方知有接过一看,见这五张底符极薄,且厚度如出一辙,心里一惊。
抬头看了看荀川,见他面善,便问道:“此符何处得来?”
“方师兄既收了我的符,我还没开口,师兄怎好先问起我来?”
方知有一愣,缓缓将符收进袖口道:“师弟若有事,但说无妨!”
“我想问问,这内宗弟子是否都能领到符院上缴的底符?”
“自然不能,灵符只供纹师楼使用,下宗弟子,除非拜纹师楼长老为师,否则无法享受。”
荀川若有所思,低眉片暇后又道:“那其他内宗弟子会买吗?”
“师弟刚来的吧?”
见荀川点头肯定,方知有才开口答道:“修为到了画阵期,自然需要购买底符。纹师楼的符纹师又叫阵纹师,因阵乃符所化。许多内宗弟子都要耗费大量钱财用于采购底符。”
“那为何方师兄……你不去下宗卖?他们既然需要,想必出价要比符院更高才是。”
一听荀川此言,方知有连忙将手放在嘴巴“嘘”了一声。
左右看了看,又盯着荀川好一会儿,直到确定他眼里没有半分阴暗和狡黠,伸手将他先前给的五张底符拿出仔细一瞧,半晌,方知有将声音压得极低道:“师弟莫非想做下宗生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