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中心为这些承办人进行简单地经营知识和财务知识培训,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规范规章制度,签订目标责任书。然后放出去,按虚拟公司去市场上中流击水。
李默知道现在市场的饥渴,只有不走邪路,这些虚拟的公司都可以发展成正规的公司。
新学期新气象在激活了勤工俭学中心的管理团队后。李默向姜主席和张雷书记汇报,两位领导的脸上仿佛看到了金灿灿的道路。
在问了李默如何代表勤工俭学中心持股,如何审批项目,如何发放启动资金等细节后。果断拍板,试点开展四、五个项目进行跟踪。
李默和学生会主席团又担任了一把面试官,通知了广告社、翻译社、英语培训班、便民服务队、舞蹈礼仪社等10个项目进行了面试和答辩。
最终答辩结果,通过了广告社、翻译社、英语培训班、便民服务队四个项目。项目的头叫项目经理,对外称经理。
经理们都和勤工俭学中心签订了协议和目标责任书,承诺守法经营,确定了上交的管理费用,和每学期的利润分成。
除了勤工俭学中心统一投放广告外,经理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营销策略。
其实这样李默是为了下放权力,解脱自己。勤工俭学中心的创始人名头谁也夺不走,同学们挣的钱,李默用不着去贪。
甚至李默找主席,希望把社会实践部长交给不再负责钟点工服务的姜宇,并推荐他为勤工俭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主席没有直接答应,只是说,需要和团委张书记沟通。
李默并不喜欢一直站在聚光灯下,放权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如果有弟兄们从勤工俭学中心这个起点,能在魔都立足,并成为企业家。是李默认为最好的安慰。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李默逐渐把目光放到了股市。
到1993年2月16日,SH股市再次涨到1559点.遂后股市再次下跌,李默知道1993年在中国股市的特殊地位,前世李默1997年成为股民,靠着小心谨慎,到重生的那一天,一直保持盈利。
李默的诀窍就是,不贪婪,抄长线,在市场最低谷时进入,w.kansh. 高到有一定风险时卖掉,不短线操作,年景不好就打新股。
李默知道延中事件,中国第一件并购案,延中实业从7元暴涨到80元(当时没有涨跌停板).导致全国股民暴增,大量的游资进入股市。在1993年12月底导致崩盘。
李默对具体的细节不大了解,只是在相对的高位卖掉所有股票,然后买入延中实业,不再操作,在股市里潜伏下来。
知道李默抄股,其它有同学也有咨询过李默。李默基本上不赞成学生去炒股。
前世的李默可是知道股市的情况,十抄九亏。李默总是含糊地说:“股票我不大懂,纯粹是看大势,最近股市跌跌涨涨,还是应该有一轮大的行情。但如果看到街上退休职工都涌入股市,我觉得就很危险了。”
1994年拍的电影《股疯》,形象地反映了魔都那段历史,潘虹穿着睡衣倒马桶、狭小的居住环境,上班下班做饭带孩子里里外外一把手,对外地人的鄙视,下岗做盒饭挣钱,全民超股时的疯狂等等。
还有刘青云扮演香港人,说的那句话:“没国籍,移民到外国也是二等公民。这就是香港人在回归之前的普遍心态吧!”
杨帆也有问李默炒股的问题,李默直接说:“我啊,倒是建议,你家有闲钱也可以投资下老别墅,20年后,估计200倍不止。”
杨帆眼睛放光,“真的?”
李默说:“至少不会亏,这样的房子卖一套少一套,同样道理,BJ四合院也是如此”,得到这样的信息,杨帆高兴地回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