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使用的范围之广是和国内以前的情况所不同的。80-90%的古巴人有海外关系,来自国外的汇款都会变成CC,所以在古巴应该有两套大规模使用的货币系统,而不象国内那时侯只有很少人能得到和使用。这深刻地改变了古巴人和古巴经济。在苏联解体后,古巴失去了来自前东欧国家的支援和市场,全靠蔗糖和雪茄的经济太单一。旅游成了经济的重中之重。
李默来之前,很难想象这里还是富人的天堂,外国人受到很好的保护,警察到处都是。这里灯红酒绿,DISIC、酒吧、俱乐部很多,很多场合的物价远超西班牙。这样的刺激不知道对于古巴人意味着什么?
第一天,实在是太累了,李默和伊萨贝拉在酒店简单吃过,倒头就睡。
第二天开始游览哈瓦那。可以选择旅游大巴,也可以选择三轮车。李默选择了酒店旁边的出租车。
先是哈瓦那革命广场,举行阅兵和大规模群众集会的场所,革命广场旁左面是古巴内政部大楼,正面镶有格瓦拉的头像,右面是老卡的头像。独立纪念碑高耸入云。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建筑是白色的哈瓦那国会大厦,外形是美国国会大厦的翻版,建成于1929年,1959年之前一直是古巴政府所在地。白天的时间,这里大多都是外国人,以及各类出租车,包括马车,人力车。
对于中国人,华人街也是必去的,可惜现在只是空余一个牌坊。古巴革命以前这里生活着上万华人,这里有为纪念19世纪下半叶在古巴独立战争英勇战斗的华侨修建的纪念碑,落成于1931年,碑文“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可惜这里已经没有几个华人了。
老卡革命后,大批华人因为资产被没收,逃离了这里。剩余的几百华侨,都已经很老了。现在的古巴对中国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宣传不都是那么正面的,大多数古巴人对中国的印象,估计还是穷困和问题多多。所以当地人对中国人热情不如对欧美人。当然是看在钱的份上。
这里一切和中国刚改革开放如此相似,所有人都想挣钱,出租车司机、厨师、门外的闲汉。各种各样的人,一见外国人就会推荐他们朋友从厂里偷拿出的雪茄。警察看到古巴人和外国一起,会盘查,甚至古巴人会被抓。偷、抢很少,至于你受骗了,那很正常。古巴的福利和保险制度很好,仍然运转,孩子上学免费。8岁之前,国家替你养着,牛奶什么的国家免费发放。古巴人不会有存钱的概念,有钱就去消费。
因为受美国封锁,这里的车大多很破烂,你可以看到上世纪初的古董车一直到90年代中国的偏三轮。可以说这里街头是就是汽车博览会。
哈瓦那另一个有名的人物是美国人海明威,U.uukanshu.c这个伟大的作家当年住宿的酒店,长去的酒吧都成了旅游热点。古巴长期受西班牙人统治,又是当年非洲贩奴的中转站,所以建筑与西班牙非常相似,很多已经年久失修,人种上非常复杂。简单说就是黑的、白的、棕色的,什么样的都有。
对于李默,哈瓦那即熟悉,又会感觉很陌生,李默知道,他们的路还很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而且在美国的围困下,穷则思变,希望他们的路能平坦。
白天看风景,第二天晚上,李默和伊萨贝拉打的去Trpn,这是是哈瓦那最富盛名的夜总会,自1939年开张以来就非常有名,即便在情况不太好的革命年代它也坚持了下来。这里是古巴有钱人和外国游客的娱乐天堂,位于哈瓦那西郊一处偏僻的地方。司机一听去Trpn,笑着说“星光下的天堂”,哈瓦那人就是这么称呼Trpn。
客人一般8点半之后陆续到达,李默和伊萨贝拉提前了一点。舞台有好几个,黑暗中喷水池中的半裸的男女正在舞蹈,而周围的热带植物仿佛沉睡般进入了浅呼吸。
大概有1000多个座位,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收费,还要求正装,拍照也要收费。节目很热辣,热带国家就是这样开放。有舞蹈、唱歌、还有杂技。
全场大多是外国游客,热烈的拉丁音乐,配以绚丽的艳装和奇异的服装。跳到嗨处,演员会请大家一起参与。这时候气氛好到快要爆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