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父这一插嘴就惹林母不高兴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想让孩子们离家近点儿还不行啊?难不成让他们天南海北一年也见不了几面才成?”
“我哪儿说了,咱们就事论事,孩子们学的东西不一样你能让他们都回矿上当技工?这是人才的浪费,是对国家不负责!”林父一开口就是高觉悟高思想,不愧是多年的老党员。
“学校培养他们容易吗?又是补贴又是教育,这是要让他们给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咱们不能拖累孩子们,不能给国家拖后腿……”林父一手夹着烟,一手比划着,大道理一串一串。
“当然了,你们为国家做贡献也要顾及自己,该争取的好单位也要争取,老大最好留在省里,老三和桃儿能留在京里就最好了,以后结了婚也是首都人。”
林父的考虑固然有“大局”,这时候就寻摸着往大城市发展了,三个小的听的乖乖点头。
“爸这话说的在理,等我在北京置了大房子,就接您和妈去享福!”安雅趁机脱离大嫂和老妈的“包围”,起身挤到了老爸身边。
“嘿!等你成了家有了房子,我肯定要去首都逛逛,看看毛主席像和天安门,这么多年,都想了半辈子了……”
父女俩一说就到了一块儿,比和林母还亲热,让她心里一阵吃味。
“我说你们爷俩也真是会想,这姑爷还没定下就想着住女婿家了!”林母一阵发愁,这孩子们不再跟前这对象也不好相了,要是碰上品行不好的可怎么办?
“唉!要我说还是找个当兵的实在,当然了,怎么也要跟你哥似得当个官儿才行!
这要是成了军属,工作、吃住都有军队安排,比坐单位还好!像你二哥,不知道多少人赶着跟我打听呢!这是他不在,要在家上门儿的非得把咱家门口踩平了呢!”
“对对,咱妈说的对,这军人也好,有保护,不怕他三心二意!”大嫂在旁边帮腔,林母立刻脸上一乐。在三个孩子考上大学之前她最得意的就是当兵的老二,尤其是升了衔儿当了排长后,那大小也是个“官儿”了。
“老大媳妇儿说的对,这当兵的除了不着家,那待遇也够好,听老二说像他那样的媳妇儿还能随军,给安排工作,有房子,孩子还能进子弟学校,清闲的很呢!”
50年代嫁英雄,60年代嫁贫农,70年代嫁军营,80年代嫁文凭,这句顺口溜自然不是胡说,这时的军人可是非常吃香的,可以说是女婿首选行业,堪比后世公务员。
安雅想起记忆中看过的一系列回到七十年代嫁兵哥哥的小说心中一阵吐槽,真到了这里她才知道军人也不是那么好嫁的,作为这时最吃香的行业,那是一般村妇可以高攀的吗?
首先每个月一笔的津贴就比普通工人高,又有着各种拥军补贴,可以说一人就能撑起一家。即使转业回来,那也有着优先安排,警察、铁路、工厂,总之比普通人条件好,这样的“铁饭碗”可是很招人眼热的。
“这军人会不会太危险……”小哥林向民刚起了个头就是一巴掌拍在他后脑上,一看大哥的眼神儿他赶紧吐着舌拍拍嘴巴,没了声儿。在林家,因为老二当兵,是不许说什么“危险”字眼的,他刚才却是一时忘了禁忌。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吹去,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林母嗔怒的呸了几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