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暗潮涌动一心要刺杀赵桓的时候,他正在做什么呢?
他还抱着游戏的心态进了醉杏楼。醉杏楼坐落在城南的繁华大街上,赵桓坐在马车上,在街上走了三分之一时辰,终于到了醉杏楼。此时天空阴沉,眼看又要下雪了。
醉杏楼,顾名思义,楼边满栽杏花也。不过此时不是阳春三月,杏花都枯萎了,周边的柳树也在一片肃杀之中飘落了一身的绿装。
醉杏楼并不是单一的一座楼而已,从前门进去,它还有一排走廊,周边是厢房,都是各式歌女姬妾接待客人的地方。十年之前,这里不叫醉杏楼,只是一座规模小得可怜的乐坊而已。十年之后,这里成了汴京最出色的青楼艺观。
一切都因一个人而改变。这个人成就了现今的醉杏楼,她就是有宋一代最为著名与出色的名妓李师师。赵桓知道,李师师确有其人,只不过他没见过而已;因为她是当家皇帝的女人,而且还是一个不怎么能见光的女人。官家的女人,谁又能待之平常妓女呢?
她到底怎么出色,赵桓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徽宗结识她的时候,台子“赵桓”还年幼,待得年长也学官家出来风流的时候,她已经被徽宗接到了“艮岳”这个逍遥窟里。艮岳,正在的徽宗一朝的逍遥窟,徽宗民间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十之**都花费其上,里面奇花异草种立纷纭,珍禽怪兽奔走其间,还有个式巍峨的建筑,简直可以说是美伦美奂无以伦比!那里是徽宗皇城外的行宫,一般人不能游玩里面。
但赵桓还是能从后世史料中一窥李师师的原貌,也许有诸多不实之处,但大概应该相差不远。李师师,初时为石匠王寅之女,幼时父亡之后为李姓麽麽所养,教与诗书琴艺,年二八即名动京城,被外出寻欢的徽宗遇上,当即充入私家后宫。
不过后世很多史料都描写她才华无以伦比,与当时很多文人骚客有过一段缠绵。这应该是不实之处,以赵桓他老子徽宗的好色性格,岂容自己上过的女人还与他人有一腿!他可不是那么大方之人。不过李师师毕竟是妓馆出身,入不了后宫,加上据说她性格奔放,不拘小节,也不愿入宫,可又怨烦了迎张送魏的生活,倒也顺势住进了艮岳这个徽宗的民间行宫。
这都上前几年的事了,现在想想,以徽宗那喜新厌旧的性子,估计也很久没宠幸这个已经好上差不多十年的女子了吧。根据后世史料记载,这个李师师倒也算是奇女子,豪爽大义,慷慨奔放,赢得了“女飞将”的称号;更在被金国俘虏的时候不屈就义,吞簪而亡,表现出众多男人都没有的须眉气概。
而李师师当时与徽宗幽会的地方就是现今的醉花楼,李师师得到官家宠幸之后,赏赐颇多,金银无数,倒也建起了这座醉杏楼,而且据说“醉杏楼”三字还是当今官家亲笔题写的,一时间轰动京城,瞬间成为京城第一青楼。这里也成了文人骚客与达官贵人的聚会场所。
虽然现今李师师不再在这里,但依然没有坠了此楼的名头,原因很简单,它找到了接班人。
紫衣,一个女子的名字,是现今醉杏楼的当家花魁。据说她相貌才艺比之李师师都毫不逊色,是李师师把手亲教的师妹,她也继承了李师师的风姿,一般平常人请不动她的大驾,十五岁出道,至今五年,艳盖京都各色花魁。
本来大白天青楼都是关上大门的,可蔡攸这个翰林学士的面子极大,请动了紫衣这个颇为神秘的女子。说她神秘,是因为从来没有外人看到过她的容貌。这个“外人”的范围极大,纵使尊贵如太子赵桓,竟然也没有亲见的可能。她接客一般都是名人高官,而且脸上总是蒙着一块白纱,配以无上琴技,倒也风靡了整个京城。各式文人高观都以能听到她的琴音为荣。
照理说一个青楼女子是不能保持如此高贵身份的,但谁叫她是李师师的师妹呢,据说连官家都暗地里发话了,不许任何人以强使手段威压这个紫衣。一时间,大家猜测纷纷,莫衷一是,都在想她是不是又被好色的官家给那个了!
醉杏楼是一座方型的楼,长宽各五丈,两层,高三丈,也算是雕栏画栋,用上好的紫色枫木建造而成,异常结实,底楼是几间厢房,都用上好的纱纸给隔着,虽然隔音效果不是很好,相隔的房间却也不容易看透;楼上是厅房,有三个椭圆下垂门,门间有门帘隔着,布色以红色为主,间以紫、青二色,整体看上去异常优雅。桌椅的摆放都很合理,空间立体感很强,显然布置也是出自大家之手。
厅子里焚上了上好的香木,香雾萦绕,闻之令人心醉。
厅子里已经有人到席了,赵桓一眼看去,有记忆中的熟人,也有不认识的。这很正常,宋代宴聚之风不逊唐代,席间携上亲朋好友,酒酣之后,不认识的也变得相熟起来。
相熟的人之中是此次宴会的主人蔡攸,他已经到席。蔡攸三十年许,面白,些许胡子留在了下巴上,看上去倒也魁梧,不像别的仕子那样整个白面书生,手如缚鸡之力,却也不输他镇海军节度使的名头。他前些年领过兵,有一股肃杀之气,不过大宋一代武人的地位都不是很高,因此他做书生打扮,挽着头发,儒雅风流之色流露于外。
单论长相,他也算是一表人才;但一说人品,不说清楚后世史书的赵桓,就是之前的“赵桓”也是知道他为官奉上颠倒黑白的本领与历史上很多奸臣有得一拼。比之他父亲蔡京也毫不逊色。赵桓实在不明白他宋徽宗的脑袋是怎么长得,竟然如此宠信蔡氏一门,一家几口,都有为相之实权!
“哈哈,太子殿下来了!”蔡攸一见进门的赵桓,连忙起坐恭迎,要说他为人圆滑的工夫,也不一般。
席宴分两边而坐,一边已经坐了两人,另一边也是两人,最上坐空着,不用说,也是给太子赵桓留着的。
赵桓毫不客气地坐在上位,口中打着哈哈:“蔡兄,几日不见,风采又比之前强了不少呀!”转头一看,哟,蔡攸的弟弟蔡脩也来了,此子为蔡京第二子,年方二十一,身份尊贵,娶赵桓妹妹为妻,也就是徽宗四女儿茂德公主,一越成为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