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坐上马车,朱佩玉已经对赵桓刮目相看了,再也不敢小觑,单单他刚才那两个绝对,就可以难倒天下士子。此时她心情异常复杂,一双美目紧紧盯着赵桓。
赵桓却没有发现这种目光;此时车还没有开,本来天子召见,他应该火速赶到;不过上了车之后,他还是让赵义停留一会儿,他需要静下来思考一下。
赵佶的召见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昨晚赵佶尽情欢饮,想来也是现在中午才醒来;一醒来就想着召见当朝太子,一方面肯定是为了昨晚太子的表现,竟然他不再提废立之事,想来也不会秋后算帐;那应该是什么事呢?难道与朝中大臣都在谈论的上朝习政有关?
片刻之后,赵桓被车外面的一阵吵闹惊醒。此时马车就停留在相国寺大门外,日已当午,游人如织,外面异常喧哗。
“怎么回事?”赵桓不解地看向车里的朱佩玉,发现对方在愣愣地注视着他。
朱佩玉反应过来,摸了摸她乌黑飘逸的刘海,掩饰住自己的慌乱,道:“没什么,就是外面有点吵而已,太子,该去见官家了,不能耽误。”
赵桓笑道:“不急,耽误不了多长时间,想来现在父皇也没有事。”
朱佩玉还想劝一下,却听见外面更吵了,一个路人甲大声喊道:“谁说太子是大宋第一才子的!”
路人乙道:“谁说不是!现今整个汴京城都在传了,太子昨晚在皇宫当着官家与众多大臣的面,做出了七步七诗的壮举,他的才智,实在是大宋第一人。殿下所做之词,每首均为千古之作,现在街头深巷都在传唱他的诗词!他简直是文曲星下世,大宋第一才子!”
路人甲大声道:“胡说!大宋第一才子应该是周邦彦周学生!他所作诗词,也传唱天下,不单我们大宋知道,就是西夏之地也知道他的大名,他才是第一才子!”
“胡说!太子殿下才是第一!”路人乙不甘示弱地回应道。
“周先生才是!”路人甲再次回应!
赵桓闻言不由哭笑不得,这都是什么嘛!连忙吩咐赵义开车,想要先送朱佩玉回太子府。
“殿下,还是直到皇宫吧,官家等急了!”朱佩玉劝止道。
“顺路而已!”赵桓笑道,太子府在外宫,赵佶住在内宫,进内宫必须途径外宫,虽然有点距离,却也算顺路。
“看来太子的才名要传遍整个大宋朝了!”朱佩玉想起刚才两个路人的争吵,有点好笑,又有点感慨,不消说,赵桓真要被整个天下所熟知,就单凭他昨晚的那几首诗词!宋人好文,以文出名的太子必然也会受到天下士子的拥戴,毕竟他有着正统的名正言顺,这一方面稳住了他的储君之位,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他的危险系数,被人关注可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赵桓轻笑道:“几首诗词而已,算不得什么大名,看来我还需要努力!”没有外人,他只自称“我”,免得拉开了与朱佩玉的距离,这两天他好不容易才使两人之间的关系有点“亲密”。
“殿下到底要做什么?”朱佩玉不解地问。
“人才。”
“人才?”
赵桓微笑着点头,这是他计划中的一环,以文名聚集天下士子之心,使之得到拥戴;文人有时也许会误国,但不得不说,他们处理政事还算有那么一套,比之直来直去的武人要高明不少!而且文人多谋,他急需这类人才聚集在的身边为之出谋划策,也好应付这个即将到来的乱局。
出了名,届时他就会以太子府的名义招集幕府,聚拢天下英才!不得不说,之前太子的作为,使他在这方面落后于赵楷了,赵楷以王府名义,召集了不少人才在府下,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蛛佩玉仔细一想,明白了赵桓的意思,心里一惊,没想到太子有着如此心计,那他之前表现的窝囊,是不是韬光养晦呢?太可怕了!
看向赵桓的眼光有了点畏惧,朱佩玉叹道:“太子终于要开始作为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