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答道:“平陵在文水县,是春秋时晋国的一处陵墓,现在叫大陵。”
“好,我们就去大陵,抓住鹿厌,为黑白二龙报仇!”赵云道。
关羽双眉紧锁,道:“我曾经听人说过,陵墓的具体位置不知道不说,即使找到了,也会受积尸气的攻击。因为那一块地方,接近长平,冤魂无数。”
美幽见赵云不懂,道:“长平之战,赵孝成王调换大将廉颇,改用赵括为将,结果中了秦将白起的诱敌之计,被截断了后路,四十万投降的大军,被白起一并坑杀了。”
赵云叹道:“这秦将白起,又何必如此呢?这样各国胆寒,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投降了,秦国的征战不是变得更艰难了吗?白起凭一时之愤,换来的是无数的冤魂,他们的父母妻儿也一定悲痛万分了。唉!”
关羽听赵云一番话,甚有道理,见他又有一颗仁慈之心,心里更是喜欢他,当即道:“我也正要往北方走,正好路过平陵,这样好了,我陪你们走一遭如何?”
赵云大喜,道:“真的?太好了!有大哥陪着,我实在是太开心了!”他与美幽击掌叫好,木鱼则站在一旁轻声地傻笑。
说走便走,四人更不耽搁片刻,往东而走,出了太行山,又折行向北,一路上说说笑笑,关羽果然有大哥风范,衣食住行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行事干脆利落,粗中有细,一路上与美幽一起讲着春秋历史故事,赵云虽然曾经也背得一些,但多半是有口无心,敷衍童渊了事。几天下来,关羽美幽讲的故事,给了他新的启发,历史的沉重,轻薄的武学又怎能相比,赵云也不禁佩服起美幽来,当初她毅然选择学文,正是有非一般的道理。
四人一路讨论历史沉浮,不知不觉到了故晋文水县。文水县是个很小的县城,普通地不能再普通,但县城里的百姓披金戴银,甚是富裕。
“大哥,这里的人真奇怪,为什么都戴着闪闪发光的东西呢?”
美幽道:“傻瓜,这种问题都问大哥,我来告诉你吧,他们戴的东西是金银首饰,说明他们很富裕,这县城虽小,但百姓生活殷实。”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这里的人为什么都面有菜色?”木鱼突然怯怯地道。
关羽道:“美幽,你只说对了一半。原因还是这里的积尸气。为了震慑冤魂,这里的人相信,戴着金银,那发出的光亮可以让冤魂不敢靠近,所以这个县城还是很小,因为他们都把钱拿来买金银了。”他继续对木鱼道:“整天与冤魂住在一起,哪会有什么好面色呢?”
“那他们为什么干脆不搬走呢?”赵云问道。
关羽微微笑道:“祖宗开创了这片天地,历代的祖先都在这片土地上经营劳作,他们的根就在这里,他们不会走的。这也是我们这些浪荡天涯人所不能理解的了。”说完他神情稍许黯然。
美幽随处询问,县城中人一听她问大陵在哪里,均摇摇头神色慌张地走开了。她懊丧道:“他们为什么不说?那如何是好?”
关羽道:“不妨,随我到高处看看。”三人随着关羽,来到县城中最高的酒楼,关羽拉住屋檐翻身上了屋顶,赵云道:“美幽姐姐,w.ukshu.o木鱼,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上去看看。”他翻身上屋顶,见关羽神色凝重,看着县城周围的山林。
关羽道:“兄弟,你闭上眼,仔细感受一下,哪里有冤魂之气,哪里就是大陵。”
赵云依言闭上双目,排除杂念,灵台渐渐通彻,将身心渐渐与周围的林子、山风融为一体。他通体舒泰,心里却突然一紧,一股怨气从一个方向集中袭来,他猛睁双目,用手一指。
“那里!”二人异口同声。
赵云见关羽手指也指着同一个方向,不觉笑出声来,却见关羽转过脸来,那对眸子呈灰黑色,一瞬不见。赵云不禁叫出声来。关羽呵呵一笑,道:“兄弟没见过这样的眼睛吧?这叫玄通眼,靠着这对眼睛,我才可以看到那些冤魂。”赵云这才明白关羽为何总是眯缝着眼,原来他的眼睛正是师父当日介绍过的玄通眼。关羽拉过赵云的手,道:“走吧,去大陵!”二人纵身而下,见美幽与木鱼早在楼下等待,周围百姓见几人奇怪,都躲得远远的,甚是害怕。关羽朗声道:“别怕,我们这就去大陵,为你们赶走冤魂。”百姓一片哗然,轰的一声走个一干二净。
关羽哈哈大笑,却听酒店老板倚着勾栏,探出脑袋道:“那边有积尸气,你们怎么接近得了?!被积尸气吸入,万劫不复!”
关羽、赵云道:“区区积尸气,何足道哉!”二人相视一笑,大踏步往县城外的一座小丘走去。那店老板摇摇头,道:“又两个送死的傻瓜!”
美幽心里担心,却也无法阻止,拉着木鱼随后赶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