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高连说几个“好”,道:“时间也不早了,贫僧要入定了,明日山上有一场棋会,小僧会去参加,赵云如若有兴趣,也可一观,明日棋会非同寻常棋会,各路才俊聚集于此,小僧也去学习呢!”
董仙闷死了,道:“好吧,好吧,云哥哥你去不去?我非风雅之人,不过你去的话我也去。”
赵云笑道:“亏你还是大家闺秀,怎么连围棋也不懂?今后如何嫁人?”
董仙一听,急了:“呸,我嫁不嫁人,关你什么事?再说了,我就讨厌这些附庸风雅之人,宁可嫁个屠夫,也不会嫁给这样的人,酸死了!”
安世高一笑,便顾自上榻盘膝而坐,闭目入定去了。
二人见他修习,便不再打扰,走出屋去,将门轻轻带上,便往山下而去,当晚,找了间酒家,大吃了一顿,趁早便睡了。
次日一早,赵云将董仙叫起,便往道观而来,却见安世高早在门外等候,二人忙上山来,安世高见他们来,便转身往山上走去。
这山没有名字,也处在城中偏僻的地方,因此人烟稀少,三人一路走去,山道两旁的树木沾染着露珠,在初升的旭日下熠熠生辉,山中透着一股泥土的清香,三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便来到山腰处。
这里是一大片空地,只见一个个树桩做成了桌子,在角落的一个树桩上,已有两人在对弈了。
赵云见其中一个少年平民模样,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眉清目秀,浑身散发着清晨般的清新之气,正微微笑着端详着棋盘,对面坐的是一个中年男子,身材并不高大,他身着刺纹外衣,腰带上悬着几块白玉,却像个当官的素服模样,赵云正奇怪如何一个当官的与一个平民少年下棋时,那中年男子突然轻轻拍了下腿,双眉紧锁,食指与中指夹着一枚黑子游移在棋盘之上,迟迟不肯落子。
安世高轻轻走到二人身边,那少年神态甚是轻松,一眼便见到了安世高,朝他略一拱手,一看便是老相识了。
中年男子精神甚是集中,完全没有看到身边多了三人。
良久,他落下一子,抹了抹额头的汗水。
“这一着‘爬’得好。”少年却丝毫不紧张,似乎中年男子的棋路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偷偷看了一眼对方,呵呵笑道,手捏白子却迟迟不落,赵云顿时明白,少年佯作深思熟虑,其实是给对方面子,以免对方心中失落。
对于围棋,赵云是一窍不通,当年童渊将围棋悉数教给了美幽,若美幽在,不知是不是这个少年对手?
“什么叫‘爬’?”董仙托着下巴,认真地看着。
“‘爬’,是一种防守的策略,沿着边上低位,也就是一线或二线的位置上长,可以用于做活、连络、占地、搜根,王大人的这着棋确实绝妙,简直是绝处逢生。”安世高也认识这个中年人,听他的语气,似乎少年步步紧逼,这位王大人在最后要输时却使出个杀手锏,有可能会翻盘反败为胜。
但看少年的神情,却是胜券在握。
怎料那少年一拱手,道:“王大人,小弟输了,输了!”
此言一出,连安世高也感惊讶,看棋路,这少年的风格在攻,可是此时他完全没有落败,若再腾出手对付中年人另一角的残局,不过几个回合,胜利还是在他这边。
王大人没有回过神来,道:“怎能如此?继续下啊,我不怕输!”
那少年却将棋盘一抹,站起身来,道:“奕棋怎好意气用事?本是动脑筋的好事,却变成了烦恼忧愁、嫉妒、钻牛角的游戏了,怎对得起这黑白阴阳二子哦?”
少年话一出,赵云心下大感惊讶,这番话,纵是饱经风霜之人也说不出啊,确实如此,多少人迷于围棋,却陷入争强好胜、赌博丧家之途,违了棋道不说,还害了慧命,天下所谓的围棋大师,在赵云看来,还不如这少年的风度和一句话呢。
对于少年并不贪图胜利,而是享受围棋带来的快乐,安世高也甚是嘉许,笑道:“诸葛兄弟,见识不凡,小僧受教了!”
那少年笑道:“安世高师父,我一介村夫,怎样与你相比?师父不要折损我了!”
“敢问小兄弟名讳!”赵云见这少年谈吐,颇像幼时挚友浪天。
少年惊讶地打量了一下赵云,笑道:“小弟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朋友们给我取了个字,叫孔明。”
原来迷谷的骨血便在此处!赵云大喜,道:“我乃赵云,是安世高师父的好友!”
诸葛亮见赵云器宇不凡,早心下欢喜,忙让座道:“你们是客人,快请,快请,亮招待不周,还请海涵。”他瞥了一眼董仙,董仙与他四目交汇,不觉心中一动,面颊绯红,不知为何,心突突跳个不停。
诸葛亮并未问董仙,转头望去,却见被他抹乱的棋局,不知何时恢复了原状。
那王大人依然专心看棋,良久,叹道:“孔明啊,我输了,我怎么也想不出,如何能扳回来啊!”
诸葛亮哈哈大笑,拉起他,道:“你都成棋呆子喽!我来给诸位介绍,这位是当世棋王王粲,你们也看到了,方才被我搅乱的一局棋,他凭着记忆便恢复了,这是他的本事,亮是万万不如了。”
王粲此时才回过神来,看见赵云等人,忙赧颜道:“见笑见笑,什么棋王,王粲有礼了!”
诸葛亮向王粲介绍了安世高与赵云,Uww.uuknsh.刚要说什么,却听山下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诸葛亮在吗?听说王粲也在此地啊!我孙伯符特来挑战!”
那声音震得树木瑟瑟摇曳,赵云一听便知此人功力非同小可。
“呵呵,原来是伯符兄啊!兄长诸葛瑾前日送来书信,正推荐他家主公前来切磋。”诸葛亮笑着走出几步,却见山下窜上两个身影,稳稳落地,赵云见前面一人方二十岁上下年纪,身高八尺有余,穿一身皂服,面貌甚是俊朗,他落地甚轻,向诸葛亮走来。他身后一人已年过不惑,一脸长髯,神姿英武,身高与他差不多,双眼炯炯有神,掩盖不住浑身强大的真如。
那人见到赵云与安世高,笑道:“这位便是安世高师父吧,久仰久仰,这位是……策似乎在哪里见过!”
赵云脑中一闪,才想起当年在吴县见过一面,原来此人便是孙坚长子孙策,忙拱手道:“小弟赵云,当年在吴县曾与令尊和伯符兄见过!”
孙策想起来了,怕拍脑袋道:“啊,原来是子龙啊,想不到能在此地相见,太好了,今日定要与子龙来决胜一局!”
赵云忙笑道:“赵云打架还可以,这围棋嘛,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孙策哈哈笑了起来,向众人介绍身后的中年男子:“这位将军乃我长沙第一猛将,姓黄名忠,父亲死前特意推荐这位将军,如今黄将军长随我行,不过,他不会围棋。”
黄忠板着脸,微微拱了拱手,并不说话。
诸葛亮见寒暄已毕,道:“那么,请伯符兄入席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