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洛阳宫大业殿起火?”内堂中,坐在椅子上的李渊大吃一惊,站起来走上两步再次询问道。
“是的国公大人,当夜火势很猛,整个东都洛阳城的人都知道这事了。”站在李渊面前低头垂目禀告的,是一个样貌普通的二十多岁的男子。这人乃是李渊派去洛阳,负责监视朝廷动静,打探消息的探子之一。
“那皇上呢?皇上有没有事情?”李渊问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那名探子摇了摇头:“皇上当晚留宿琼华阁,惊醒后逃亡西苑躲过一劫,后来被萧皇后带侍卫所救下,最终安然无事。”
“这样啊……”李渊没有对杨广还活着表示高兴或者不高兴,面无表情,心中不知想着些什么,片刻后又继续问道,“那可知是如何火起?”
“未曾得知,朝廷方面还在调查中,如今整个东都洛阳都管的很严密。小的觉得这件事情挺重要,而朝廷好像一时半会也查不出什么结果来,便先前来向国公大人禀报。”那名探子说道。
李渊微微点头,肯定了那名探子的做法:“嗯,你做的不错,下去领赏吧。”
“多谢国公大人。”那名探子深深的鞠了一躬,拜谢而去。
待那名探子退下后,李渊独自深思了一会,然后叫人把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宁和李秋寒四人都叫了过来,把这件事情对他们也诉说了一遍。听到这样的消息,四人也是面面相觑,颇感意外。
不过紧接着就听李世民叹了口气:“可惜了,没烧死那位。”他觉得杨广没在这场大火中丧命,实在是可惜。
李渊听到李世民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语,并没有任何的责怪,反正这里也没有外人,而他心中的想法倒是和他次子的差不多,都感觉到很可惜。假如杨广死了,朝廷就已经没有了能够威慑天下的人,那这大隋的天下必将分崩离析,他们李家的机会也就来到了。
不过事情没发生就是没发生,可惜之余李渊也没有太在意,而是向众人询问对此事的看法,也就是这件事情会不会造成朝局变动什么的。
对此李秋寒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它的事情倒还拿不准,但此事平息过后,杨广肯定是在东都洛阳呆不下去了的。而大兴宫和洛阳宫的条件差不多,又向来是杨广不喜欢待的地方,杨广可能不会愿意去。舍此之外,杨广能去的地方,只能是江都了。”
“去江都?可能么?天下都这个局面了,杨广还会去江都?”李建成有点难以置信。
在李建成看来,如今大隋江山都已经纷乱迭起,如果杨广坐镇东都洛阳或者京都大兴还好些,但要是南下去了江都,那还能控制的了天下么?如果这样做,岂不是等于不要这大隋江山了,找死般的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