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哲宗元符二年三月(1099年),由西夏探子报来一件大事,梁太后被辽人毒死。崇帝李乾顺开始亲政。
三月十四日,在曾纹不断派人劝说下,与梁太后一直交好的两个西夏小部落首领吴名革和李口移均率领部族和牲畜前来归顺。
四月,哲宗皇帝下诏,吴名革补官内殿承旨,李口移补官右侍禁,并调任原权径原经略使章粢为枢密副使,任命曾纹权径原经略使,并与吴名革和李口移一起进京面圣。
五月,曾纹带着师师,与吴名革等人一起重返汴京。
到得曾府,一时宾客如云,热闹非凡。大哥曾纡感叹道:“十年为官,仍是绿衣小吏;三弟为官不到两年,如今已是五品绯衣、一方大员,真是羞煞为兄。”
曾纹连忙谦让,并以酒灌之。
是夜,酩酊大醉。
翌日,曾纹与吴名革等入宫面圣。朝会后,哲宗命曾纹崇文殿单独面圣。
“曾爱卿年少俊杰,上能治军,下能管民。平夏一战,夏人为之胆寒。知渭州数月,已政绩斐然,不枉朕当日简拔之举。”哲宗说道。
“皇上,全倚仗皇上洪福齐天,军民齐心,才有小成,臣不敢居功。”曾纹低头回道。
“爱卿,朕九岁登大宝,十六亲政。日夜都期盼能有像先帝一样大有作为。故亲政八年来,力主新政。可是大宋的财政比之先帝之时远不如,甚至还不如宣仁皇后(即高太后)临朝称制之时,这是何故?”哲宗问道。
曾纹抬头看了一眼比去年脸色还要苍白的哲宗,说道:“这个,臣愚钝……”
“爱卿乃朕亲手简拔之人,朕一直视之为心腹,今日却也不愿跟朕说说实话么?”哲宗生气地说。
“看来今天不说点什么是断然不能脱身的。旧法是坚决不能赞成的,执行下去大宋亡国之日不远矣;而新法同样弊端甚多。可是朝堂之上章淳、蔡京一党,包括自己的父亲曾布,均是支持新法的,哲宗也是支持新法的。自己权小言微,此时另树一帜必将遭到满朝文武群起而攻之。如今只能和稀泥。”曾纹暗暗打定了主意。
“皇上,那臣就斗胆陈情了。”曾纹看了哲宗一眼。
“恕你无罪,但说无妨。爱卿请起来说吧!来啊,给曾爱卿看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