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甘心,朕还要拼一次!世昌,你乃朕心腹股肱之臣,不知能否助朕达成心愿?”哲宗说完,眼睛直盯着曾纹。
曾纹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皇上但有驱使,臣虽粉身碎骨,亦必往之!”
“好!朕即刻任命爱卿为陕西宣抚使,总领陕西六路兵马军务,进兵吐蕃,重取河湟,卿意如何?”哲宗大喜,充满希望地继续盯着曾纹。
看来这个哲宗是一心想为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不答应,肯定没好果子吃,何况自己刚才已经许下豪言壮语。想到这里,曾纹说道,“皇上,臣以为此时用兵河湟不是好时机,皇上正值青春年少时,不必争在一时;但若皇上决议为之,臣定全力以赴!”
“爱卿的本领朕是知道的,昔日在怀德军以少胜多,大败夏人;今日以多击寡、以强打弱,必定稳操胜券。不过朕恐时日不多,望爱卿三月内凯旋,爱卿切勿负圣望!”
不是吧?三个月?曾纹心中一凉:历史上王厚趁着羌人内乱,可是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虽然其间打打停停,但是却利用此间,招降了不少小部落首领,方彻底打垮了吐蕃。现在只给我三个月时间……
“用兵进军方略不必上报,爱卿可一力主之,有什么困难,卿可回去之后写一奏章,朕必命人立即解决!”
“谢主隆恩!”
……
翌日,正式下旨加封曾纹为翰林学士,陕西宣抚使,率兵进军吐蕃。
两日后,曾纹带着禁军中选拔的四营官兵护送着大批火器,重回西北。
四月,来到了熙州,权熙河兰会路经略使兼知河州王厚率一干人等早已等候多时。
议事厅上,众人刚坐定,王厚先说:“此次兵败湟州,本已被贬往贺州,全赖大人一力举荐,不降反升。此战厚必以死相报!”
“王将军莫客气,世昌虽统领陕西六路,但此次会战还需仰仗熙河兰会路兵马,其他各路兼有防护夏人之责,故此战确实需王将军鼎力相助!”
“各位,我的布局是这样的:羌人恃巴金、把拶之险,又有黄河阻挡,所以必然分兵死守,我军如从熙州直奔湟州,中间如若受阻,贻误军机,西夏就可能会出兵援助羌人,因此此策不可行。我欲兵分两路,南路以王厚将军为帅,岷州高永年佐之,加上王瑞(王厚之弟)率兰、岷州及通远军汉蕃兵马四万出京玉关;北路由我亲率大军安乡关,渡黄河直趋巴金岭,权知兰州姚师闵率兵控制与西夏接壤边境,河州知州刘仲武率领一万军兵为后军,负责接应粮草、疏通道路。”曾纹把作战计划告知众人。
众人沉思片刻,王厚首先发言:“大人和厚的想法不谋而合,此战必胜!”(其实,这个作战计划基本上就是套用了王厚伐河湟的老路子,只是统兵将领有些变化罢了,当然会同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