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曾纹正与王厚等人在统计战果,准备上表为征战将士请功。忽有来报:“圣旨到!”
曾纹与王厚均吃了一惊。到了大厅,却发现厅中站着一位二十左右、禁军武官打扮的少年,未见传旨的内侍,更是有些莫名其妙。
“两位大人,在下是禁军金枪班指挥使曹一功”那少年先施一礼。
“金枪班指挥使?”曾纹和王厚对视一眼,心想皇上的亲卫到此所为何事?
“今有圣上密旨一道,请曾大人接旨,其余人等规避!”那少年又道。
“密旨?”众人听了,带着惊讶的神色均退出房去。
待众人退去后,曹一功拿出圣旨,说道:“曾纹接旨!”
曾纹刚要跪下,却被曹一功一把拖住。曹一功说:“皇上在下官离京之时吩咐这第一道圣旨,曾大人站着接,自己阅读即可。”说完把那圣旨往曾纹手上一放。
曾纹一脸迷茫,带着疑问把圣旨打开,只见上面写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下面有一行小字“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
“国歌?”“同一个地方?”曾纹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直直地看着曹一功。
“曾大人看完了么?”曹一功说道,“皇上吩咐,曾大人如果看完了,请立即烧掉第一道密旨。然后再接第二道圣旨。”
迷迷糊糊的曾纹就把圣旨烧了,呆呆地看着曹一功。
曹一功缓缓地说道:“皇上第二道圣旨乃是口谕,让下官代传给曾大人:朕有一位朋友,名叫李继东,他说很想**曾大人,不知道曾大人,还记不记得他。”
曾纹一下冲过去,抓住曹一功的手,问道:“继东在哪里?”
“大人,曾大人!”曹一功拼命挣扎,“下官只是传旨,其余一概不知。皇上说了,您如果想问的话,就请您自看第三道圣旨。没想到您的反应如此强烈。”
说完就从身上摸出一个信封,封口处用火漆封上了。曾纹一把抓过,撕开封口,只见上面写道:“小乐,是你么?我是继东,很想**你。没想到深圳一别,再见却已是物是人非。现在我很不好,你赶快回来吧!快回来吧!我等你!”上面虽未署名,但曾纹一眼就认出那正是哲宗赵煦的亲笔字。一时竟呆住了,“继东就是哲宗。我的天!”一时心乱如麻。
“大人,曾大人!皇上吩咐,曾大人看完此旨后立即销毁!”曹一功又在一旁提醒。
曾纹默默地又烧了这道密旨。
“大人,这里有第四道密旨,皇上说您可站着听旨。”
曾纹呆呆地站在那里,听不带真切,心思早就不知到哪里了,只听到大意是说加封他为翰林学士承旨(宋朝举凡要拜相者皆先为此职),并调任王伦为龙卫厢都指挥使,阮小五为神卫厢都指挥使,阮小二为捧日第五军都指挥使。接旨后不得停留,立即进京。军中一切事务交一稳妥之人暂管。又嘱托曾纹带四营兵丁一同进京。
曾纹听完,更是迷茫。有什么事情如此紧急?显然哲宗下旨之时并不知道青唐已平。而在这种时刻,让他把进行一半的战事放下,不顾一切回京,并且又接连调任他的几位得力干将去禁军中,加上之前的侯应龙等,京城中禁军就将有一半控制在曾纹旧部手中了。而且还要他带兵进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