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建国元年(1100年)七月一日,曾纹在府衙接见了两位即将远行的老部下。一位是他原来的管家曾贵,即将赴京就任开封府少尹(丛六品)。另一位就是现任熙河会路转运副使的杨威,他即将再一次担任密使,前往西夏卓罗右厢招降仁多保忠。
曾纹先是对曾贵细细叮嘱:“你原先是曾府中从事,后随我到西北,先是管家,后又任亲军都头,这两年也在地方有所历练,你的能力我清楚。不过这开封府少尹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事务却着实不少。东京是多事之地,一块砖头下去,说不定就能砸死个官员。现朝中依然斗的很厉害。你切记,务惹是非,但也决不要怕事!如若遇到为难之处,可去找兵部尚书侯大人、户部尚书苏大人,还有二老爷(曾肇,现任吏部尚书)。他们都会帮你的。还有就是,你在京中多年,亲戚朋友不在少数,此番回去,也算荣归故里,绝对不许打着我的招牌欺压同僚,横行乡里,如若不然,定不饶你!”
“少爷,您放心!曾贵我有今天,全凭少爷提拔栽培,断不会丢了少爷脸面!”
曾纹又转过头,对杨威说到:“此次是你第四次去卓罗右厢了罢?”
“是,大人。数月来一事无成,杨威真是愧对大人!”
“凡事总有个过程。这仁多保忠,也是西夏重臣,总领西夏西南部族,又任着卓罗右厢监军。虽说如今夏帝乾顺不信任他,要他举族归宋,也没那么容易。我看如今他已有些松动。趁热打铁,这次希望很大。你告诉他,只要归宋,大宋可封他为王,卓罗右厢也可改称卓罗路,仍由他担任卓罗路经略使。只是他辖下的五万西夏正规军只能保留三万在卓罗路,朝廷将另调一厢禁军(约二万五千人)补充,剩余人马如不愿退伍,亦可调往西北其他各路。至于该路转运使由朝廷任宪司(提取刑狱公事)、仓司(提举常平司,管茶盐之事)均可由保忠荐人担任。当然副使须由朝廷派人担任。此外还可以答应他两年内朝廷不组织大规模向卓罗移民。并向他申明我们的民族政策,宋人、党项人一律平等,决不侵犯党项人的宗教自由。还要告诉他,据我们内线消息,夏帝对他已然十分不满,西夏朝廷中已有人提议要把他召回牙帐,解除兵权。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曾纹敬他是个英雄,以酒相侯,希望有这个机会!”曾纹侃侃而谈。
“大人,属下也以为此次胜算较大,如此条件,保忠应该会答应的。”杨威说到。
“好!那就预祝你二位一路顺风、旗开得胜!”
又过了两日,曾纹交待一番后,带着师师及易安回到渭州。
经过贾家楼(联合交易所所在地)时,发现外面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一问才知,原来皆是来看股票行情的。而开办股票证券账户的地方也是排起了长龙,两个窗口排队者都超过百人。
曾纹皱着眉头在外面转了一圈,只听见到处都有人在谈论股票行情。他的眉头越拧越紧。
到渭州知州府府衙后,就让人通知贾胖子一干联交所头头脑脑收市后到府衙来。
渭州知州府府衙后院。
曾纹和现任知州宗泽以及贾胖子一干人,还有死活要跟来的易安和师师。众人济济一堂。
宗泽和贾胖子等人都是一脸开怀,笑都散发到骨子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