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靖国元年(1100)八月十七日,杨威自卓罗而回。曾纹在兰州召开了自任制置使以来,最大的一场军事会议。
兰州知州衙门。陕西六路的经略使、转运使、铃辖济济一堂,一时人声鼎沸。
“干什么呢?静一静!先请杨大人通报一下最新的消息!”曾纹说道。
杨威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大人,数月来,杨威数次往返宋夏边境。今日终于守得云开见明月,仁多保忠将军已决意在近日率西夏的西南部族军民共计四十五万归宋。卓罗右厢的土地上从此将飘扬我大宋的旗帜。”
虽然在此之前,已有几人知道此事。各人之中,有些聪明的也多半猜到。但底下还是一下炸了窝。众人兴奋之情难以信表。
“菜市场买菜呢?下面请陕西制置副使,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王厚将军宣布我陕西各路近日行动计划!此计划同时已上报朝廷!”曾纹说道。(其实他估计,此刻的朝廷多半会同意,而且他早就准备不等批复,就便宜行事。)
王厚笑了笑,大声说道:“和夏人争战几十年之久,这一次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了。计划共分三步。第一步,鹿廷、环庆、秦凤、径原四路从八月二十五日开始各派骑兵多方出击,袭扰夏境。其中环庆路刘仲武那里是重点。要求乡兵两路,一路夏州,一路西平府。每路不少于两万人。虽说是佯攻,但也要打出声势来,让夏人惊恐不安。第二步,将由本人亲率一支轻骑,直插西凉州。同时保忠将军也将在九月一日正式宣布归宋。第三步,夏人闻此讯必不肯干休,此时又烽烟四起,短时间可以调动的兵马,只有兴庆府方向(西夏国都城)。而曾大人将统帅陕西大军在馒头山伏击敌军。”
曾纹说道:“几十年来,夏人扰我边境,陕西各路军民常常是寝食难安。我大宋泱泱大国,却需岁岁纳贡,如此仍让无法换来安宁,此役若得成功,西夏虽不会亡国,但往日威势将不再有。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一条路,纳贡称臣!”
众人轰然应诺。
九月四日,馒头山。
“大人,探子来报!敌军前锋离此只有一日路程了!”高永年说到,“此次统军的是崽名阿吴,前锋是西寿监军妹勒都逋。据内线来报,此次夏帝李崇顺听得我宋军多路分进,已是惊慌失措,又闻保忠将军归宋,顿时当场昏厥。其后又咬牙切齿地发誓要消灭叛贼仁多保忠,不顾大臣崽名济拼死劝谏,拼凑了十五万人交于崽名阿吴!可惜仓促间兵员不足,崇顺甚至把三千铁鹞子(禁卫骑兵,多为西夏贵族子弟,乘名马重甲,全部只有三千人)也派了进去。看来是拼命来了。”
“好嘛!两军相逢勇者胜!一战决胜负。双方都押上去了,不过注定胜利的一方是我们!”曾纹不动声色大声说道。
“是啊!以二十万对十五万,以有备对无备。我军此次又是火器充足。敌必败无疑。只可惜保忠大人,不肯相助,否则更是手到擒来!”一旁的郭成说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应该理解保忠将军,不能强人所难!”曾纹说道,“此次我们虽是胜券在握,但仍需谨慎,二十万大军驻扎于此已三日了,也不可能再有什么秘密。不过我军一要少立营帐,少打旗帜,以让夏军不知我军虚实,而仍奋勇前进。初战各部要依托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挫其士气。最后在馒头山,与敌决战!”
“谨遵大人部署!”众将纷纷离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