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再次赞道:“好一个‘将军令’,果有疆场点兵,剑戈相搏,人呐马嘶,鏖战激烈之感!”
片刻,便有人将李隆基自用的羯鼓取到,李隆基接过,双手先是轻拂鼓面,略略闭目沉思一下,忽然猛睁双眼,这一瞬间,竟如同一位身怀绝艺的剑客,他手中的羯鼓就如同他的剑。
乐曲“将军令”再次奏响,这一次是在当朝皇帝李隆基的羯鼓指挥下奏响。后世说架子鼓相当于乐队指挥,也等于半个乐队,此时这羯鼓也正是如此。李复不禁看的目瞪口呆,李隆基奏鼓的水平实在高超,绝对是一流水准,宰相宋璟曾说他演奏时“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就是说李隆基的头像山峰一样纹丝不动,而鼓槌似雨点般地击向鼓面,此时看来,毫不夸大。
这一次,李复感觉这曲子分外激昂慷慨,声声羯鼓都似乎敲在他的心中。
曲子终结之后,李隆基大笑道:“朕好久没有这么高兴了,今日好生痛快!”
杨玉环也道:“三郎今日像是年轻了许多呢。”
李隆基笑道:“我也觉得浑身有力呢,这都是爱卿的功劳啊。”不等李复谦虚,又开口道:“朕早有心用你,今日看来,爱卿才识出乎朕之预料,朕赐你翰林学士之职,长伴朕之左右,以备顾问。”
李复实在未曾想到,李隆基此时竟直接给了自己翰林学士之职。早期时,翰林院之待诏者,乃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奕等精通一类之人,但最重者还是词学。此时的翰林学士,.unsh.c本身虽无秩品,但却是荣耀异常,主要的职务是草拟表疏批答,检视王言,以为顾问。这个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总能陪伴皇上左右,诸事都能过问,有“内相”之称,乃天子私人,内宴都是居于宰相之下,一品之上,礼遇至重。
当年李白从一布衣直接成为翰林学士,传为千古佳话,没想到今天自己再次谱写了这个传奇,由此而想,李隆基内心深处还是怀念着当年的才子李白的。
“臣才学粗疏,难当此任,还望陛下三思。”不管如何,这个姿态还是要做的。
“爱卿不必自谦,朕意已决。”李隆基的语气颇为坚定。
李复不好再说些什么,只好叩谢,忽然瞟见高力士眼中有着一丝戒备,先一疑惑,立时便明白,高力士是看自己太像当年的李太白,被其相辱之事只怕还刻骨铭心,于是才有这般神态。心思一转,又向高力士谢道:“还要再谢谢高将军,若不是将军的举荐,我李复难有今日。”
高力士未料到李复向皇上叩谢之后,马上就向他表达谢意,而且神情极为真诚,不是故作姿态,心下竟生起一丝好感,也忙回言客气,刚刚的一丝戒备也暂时抛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