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穿戴一新,在元结、李彭等人陪伴下,跨马亲往刘府迎亲,他们的身后,是三四百人的迎亲队伍,一路鼓乐齐鸣,规模气势庞大,引来无数百姓观看。
到得刘府,看府中也是处处披红挂绿,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刘贶家的亲戚众多,来的人并不比李复这边的少,一时间车水马龙,竟挤满了附近数条街道。
双方各有主事之人来往确认各项礼节举行时间,待刘贶府中祭祖辞庙结束,李复等人便入府中,先行拜见刘贶,然后高声诵念催妆诗:“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壮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一诗诵完,众人皆高呼“新妇子催出来!”呼声不绝,笑声不断。
李复一边跟着笑,却看刘贶府中多人皆手持一尺余长的小棍,不知何用,便问身边的元结,元结看他一眼,忍不住大笑,李复被笑的莫名其妙,看看自己身上并无可笑之处,正自疑惑,元结勉强忍住道:“那是‘下婿’之礼,便是女方拿那棍子打今日的新女婿所用,胜之不设法躲避,还大感兴趣,哎呀,笑死我也。”
李复大窘,看看那不少的木棍,却想不出躲避的法子。又听元结笑道:“听说‘下婿’之时,多有被打的委顿不靡的,胜之可要小心了。”
李复又是一惊,正在紧张,人群忽然轰动,却是梅儿妆扮已成,已从内室被扶出来,只见她身着一身鲜艳红裙,头梳百合髻,头披至胸间的粉色幕缡,以纨扇遮面,沿着地上铺着的毡毯袅袅前行,李复心花怒放,上前引导至彩车边,梅儿躬身以蔽膝伏面,上了彩车,李复亦上马绕行彩车三圈,众人这才推动彩车,回转而行。
接近学士府,路中多见障车,大多是李复属下各工坊自发组织而来,也有刘府亲属所推,车上放满了酒肉菜肴,以及各色礼物,迎亲和送亲众人一路走一路畅饮,笑语前行,走的却是极慢。
待到学士府门口,已是午后多时,门外早已搭建好一座青布幔所做的青芦,亦铺着毡毯,内有桌椅,不少客人都在此等候宴饮,李复下马接梅儿一起进去,先行并拜,接受来客祝福,却见刘晏、张继、皇甫兄弟等人尽皆来贺,又闹了多时。
待日已西斜,主事之人过来请入院正式拜堂,李复这才先请梅儿入门,大门口放着一只马鞍,梅儿跨过进入院中,象征婚后生活平平安安。一路上,皆有毡毯铺设,以便梅儿脚不沾地,待她缓缓前行,便有身着青衣的妇人将走过的毡毯转到前面,此为“转席”,意味着新娘走上一条色彩斑斓之路,日后传宗接代、前程似锦。
待李复入院,可就没有这般礼遇了,刘府来的送亲妇人皆拥上前,欲用木棍击之,这是为了煞煞新郎的威风,不让今后欺负新娘。李复得了元结提醒,疾走而过,头上身上早已挨了数下,不过都未用力,想来是看在他身为翰林学士的面子上,不欲太难为他,即便如此,李复已是大为狼狈,正自慌乱夺路,却听门口主事唱道:“圣上贺礼到!”
众人这才放开李复,让他上前迎接,却见前来的是官阶正六品下的内侍张韬光,此人甚少出宫,如有出使都是大事,身后跟随多人,可见圣上很给他面子。张韬光先笑着向李复祝贺,转达圣上的祝福,又宣念了礼单,李复听得,不由大吃一惊,原来圣上除去各色厚礼,还赐给他一支不小的乐队,皆由外教坊新挑选出年轻貌美的女孩子组成,看来圣上是念念不忘李复那一曲《将军令》所表现出的音乐才能。说起来能受此大礼的臣子实在不多,怪不得李隆基那日就说待他成婚之时,要送他一份大礼,也许还有着赐婚未成的补偿之意。
李复谢恩之后,却听一人娇笑道:“贵妃娘娘亦有贺礼!”
李复定睛一看,竟是那日在杨玉环身边、圣上要许配给他的谢阿蛮,一时很有些窘迫,谢阿蛮倒是毫不在乎,递给他一份礼单,李复打开,却见都是女子妆饰所用之物,其价也不菲的,忙再次谢恩。
谢阿蛮笑道:“恭喜学士啦,快快拜堂,让我看看新娘子好看不好看吧。”
此时婚礼主事亦宣布开始拜堂,李复忙辞谢谢阿蛮,来到正堂,圣上赐给的那一支乐队,竟在一旁寻了地方,当场奏起乐来,受过宫廷训练的水平不比寻常,此间气氛立时更为热烈喜庆。就连此时的夕阳,也识趣的染出满天霞光,映的众人脸上和府中一片红光。
李复与梅儿一起共拜天地,再遥拜皇上与众宾客,因李复无法列明祖宗先人,主事只好改拜列祖列宗和父母为拜谢皇上,然后再夫妻对拜。
拜堂过程中,梅儿亦一直以扇遮面,等拜堂完毕,众人大叫道:“新郎做‘却扇诗’啊,让大伙看看新娘子!”
李复对此倒是有所准备,朗朗诵道:“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梅花开。”他以梅儿之名,将其比作梅花。有人大笑喊好,却有人道:“今日是翰林学士成婚,一首诗怎么能行,新娘不要撤扇,学士再做一首方可!”众人连声附和。
李复无奈,又诵道:“城上风生蜡烛寒,锦帷开处露翔鸾。已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园轻隔牡丹。”这次却是将梅儿比作牡丹了,众人这才大乐,都说果然是学士之才,张口便来。哪知这些诗句全是李复要杜甫等人帮做的,他说自己不懂习俗,怕闹笑话,而此时本就有代做“催妆诗”和“却扇诗”的风气,故而几人帮他做了多首,果然此时全都用上。
梅儿这才移开扇子,李复看她一脸娇羞,眉画弯弯,额间一点丹靥,一双流波明眸,红唇嫣然,细长白皙的脖颈上,带着一串明亮的珍珠项链,真是明丽动人,娇艳无比。
李复几乎看呆了,梅儿也瞟他一眼,看他傻傻的盯着她,不由更是羞涩,低下头去,一只精致的飞凤步摇在鬓间微微晃着。
众人早已叫起来,齐口称赞新娘的美丽,不知何时谢阿蛮到了二人身边,笑道:“这位妹妹好生漂亮,连我都动心了,学士真是好福气,怪不得连郡主县主都不要呢!”
梅儿吃惊的望着她,不知她是何人,说话如此胆大,李复忙解释道:“这位是……”
不料谢阿蛮自己介绍道:“我叫谢阿蛮,叫我阿蛮姐姐就好啦。贵妃娘娘专门要我来看看新娘,究竟美貌到什么程度,能让学士不受赐婚,今日一见,新娘果然如仙子一般。”
梅儿立时便知道她的来路,也明白当日她差点许给自己的夫君,便笑道:“谢谢姐姐夸奖,其实姐姐才是真的美貌动人呢。”
此时主事宣布夫妻送入洞房,共饮“合卺”酒,便是后世的交杯酒,合卺结束,二人又对拜一次,然后按男右女左坐上床去,有一大群妇女开始撒金钱,称为“撒帐”。
到此时,正式的婚礼才算结束,李复和梅儿说几句话,又出外与众人一起饮酒相谢,梅儿留在洞房中,有不少女子相伴笑闹,谢阿蛮也在其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