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濮阳城楼的高台上,看着战局的发展,章邯的眉头紧皱。眼睛死死的盯着秦军突击的方向
身边的章平看着大哥似乎不是很高兴的样子,略感诧异。
章邯不高兴并不是因为战事不顺利,而是因为太顺利了!
兵者诡道,章邯已经挖好了陷阱,等着楚军掉进去。
这一仗他原本的计划并不是要打得对方丢盔弃甲!
而是为了麻痹对方,让对方认为秦军战力平平,楚军应付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从而更加轻视秦军。
不仅如此,还要让楚军认为秦军的主攻方向是南方,为下一场突袭做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和对方硬拼,形成惯性思维。
没想到楚军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士气反而比之前更低落。
原来的冲劲和拼劲没有了,大军一触即溃。
这时秦军老道的作战经验和长期厮杀养成的日常习惯,帮助他们在修养中保持了战斗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章邯无奈的叹气道,自己有套路,也得对方按步子走才行。
多番布置成为了无用功。
这就好比一个流氓想方设法要搞定一个妹子,结果还没动手,对方就自己主动贴过来反推了。
太顺利了,始料未及啊!这后面还怎么继续引对方入套啊。
正当章邯思索怎么把攻势削弱一点,又不让对方察觉的时候,战场上风云突变!
出击的秦军已经远离了濮阳城门,在前方杀得兴起,队伍有一些脱节和松散。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部队在突击的时候,如果对方溃败速度过快,确实是会造成追击的部队队形松散。
没想到一支规模不大的楚军悄悄的运动到秦军脱节的部位,将前方的正追击得兴起的秦军拦腰截断!
察觉到不对的秦军立即组织突围,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兵力已经分散,阵型也不整齐,各部的基层指挥都和自己的手下脱节。
而且那一支大军极为坚韧,死战不退,牢牢把后续的秦军挡在一处溪流和乱石组成的浅滩上。
尤其是为首的一名年轻将领,身材虽然略微单薄,但是剑术十分高超,身手也很敏捷。
每每出手都会带走一个秦军的低层军官,不一会,失去建制的秦军就失去了进攻能力,和他接触的秦军开始抱团退却。
这时候在前方陷入混乱的楚军也慢慢的反应过来,在项羽的带领下,开始组织反击!
仿佛是会传染一样,大队的秦军开始缓缓后撤,寻找自己的主将。
这时就看出章邯带兵的本事来了。
他手下秦军不愧是是百战精锐,基本素质过硬,虽然被隐隐包围,却并未混乱。
这时,那支神秘的军队却没有死守,反而是主动让开了一条通道。秦军如潮水来,又如潮水一样退却。
“章平,你去接应出击的将士们,这次负责的主将,就不要惩罚了。”看着战局的变化,章邯皱着的额头悄悄舒展,平静的对着章平说道。
果然濮阳城里又出来一支秦军,掩护出击的部队,那支表现出色的阻击楚军也没有追上去痛打落水狗。
而是缓缓的跟着秦军,与对方撤退的步伐一致,既不盲目追击,也不向后退却。
双方就在章邯的山水八方大阵外对峙着,直到项梁带着主力赶来,秦军才全部缓缓的进入濮阳城内。
一场恶斗如同狂风暴雨一样,匆匆而来而又匆匆而去。
正午的太阳高高挂起,这场恶斗就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秦军还是秦军的位置,楚军还是楚军的位置。
战场上留下个双方士兵的尸体,这次突袭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秦军先胜后败,退回了濮阳城。章邯认为这一仗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的,事实上那支凶悍的楚军还帮了自己的大忙。
追击的楚军中走出来一个将领,正是带人打了秦军一闷棍的陈蒲。
他看着章邯在濮阳城门口布下的大阵,啧啧称奇。
尼玛古人的智慧真不是盖的,这都能被章邯玩出花样来,陈蒲真想当面对章邯竖起大拇指,说一个服字!
不愧是能吊打各国诸侯的名将,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人太凶残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