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无伤直到这时才发现方小玉这丫头的鬼心思,盛馒头的碗是农家大菜碗,正常情况下可以装四五个馒头,而方小玉却只在里面放了两个最小的馒头。要放在平常,拿出来吃就是了,可敖无伤手脚被绑,根本不能把馒头拿出来,只能把嘴伸进去,刚想咬住馒头的时候脸就被碗口卡住,造成只能看却不能吃的痛苦。
呸!黄毛丫头,我与你势不两立!敖无伤朝碗里吐了口唾沫,愤愤偏过头去。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翻阅《古今亘志录》里的内容。
敖无伤一顿乱找,终于找到一篇叫做“缩骨大法”的武功:
余昔年曾遇一南荒奇人,号曰“三寸真人”。余至山道中,甫行一步,便闻人声,茫然四顾,寂然无一人尔。余又动,人声复现,余大奇,循声而去,脚底乃现一袖珍老者。老者长约三寸,鹤发童颜,激余行走大意,踩踏其身,故发声斥我。余笑问:“尔何耄耋之年,竟短不及婴儿?”老者曰:“吾乃南山道士,未及弱冠便已修道,时年已逾两个甲子。吾修道之时,终日与虫鸟为伴,惜哉身高九尺,虫鸟惧我。遂潜心独创“缩骨大法”,缩形于斯,鸟兽喜之矣。”余以为奇矣,遂结友共游于山中。得其传授“缩骨大法”乃载于《古今亘志录》中。功法如下:内视己身,凝神聚血,回流经脉,四肢俱……
要在平时,敖无伤是不屑于修炼这类功法的。但现在却不同了,这是一门外家功法,不需要使用任何内力,而被困龙锁锁住之后内力无法施展,正需要这种外家功夫帮忙。传说有的“缩骨大法”高手,能把自身变得像蚂蚁一样大小。
敖无伤不需要变得像蚂蚁一样大,只要能再瘦一圈,从困龙锁里钻出去就好了。
他急不可耐地照着上面的功法练起来。这外家功法练起来却也不难,刚开始好像还是那么回事,四肢连同头部都隐隐有缩小的趋势,敖无伤心中窃喜,照这样缩下去,不出一个时辰自己便能从这劳什子绳子里钻出来。
突然,一粒拇指大小的石子倏地从窗外射进来,纸窗吹弹可破,这枚石子直打在敖无伤身上。
“谁...”敖无伤顿时犹如石化,缩骨大法运功期间最忌外力干扰,用缩骨大法的人一般都是在僻静的地方练功,特别是像他这种初学乍道的新手,对环境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了。稍有不慎,便会四肢不随......
这枚石子的突然打岔,敖无伤已觉全身两手发麻,使不上劲,缩到一半的人,竟直直瘫在那里了。
屋外传来一男一女的声音,男声中气十足,嗓门响亮;女声动听婉转,仿若黄鹂。
只听女子道:“赵峥,你休要再煽风点火,大明朝廷已经派殷大人来议和,早早结束这场战火,还两国一个太平。我劝你们凤鸣山庄的人趁早回去,你们那些鬼算盘,有我墨子渝在这,休想得逞!”
男人道:“墨子渝,我也劝你们墨家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和我们凤鸣山庄作对。庄主已经说过,六年前大明府降下的那场血雨便是大争之世的征兆。天命不可违,你们墨家只晓得妇人之仁,一味苟合,乃是逆天而行!”
原来是两个世家对头,也不知道这破石子是男人射的还是女人射的,按道理应该是男人,因为男人总是射的一方……老子下半辈子要是真瘫了,一定饶不了你们两家!僵麻的感觉几乎已传遍全身,只有脖子尚能动弹,却像落枕一样难受。困龙锁把他牢牢绑住,也使不上内力治疗。敖无伤只得干干受罪。
屋外,那叫墨子渝的女子和赵峥已动起手来,墨子渝轻功了得,飞檐走壁,每挪一下身位便飞快地弹出几枚石子,仿佛一颗颗子弹。赵峥刀法剽悍,砍出几道纯蓝色的刀罡,如子弹般的石子触到这刀罡,便化为齑粉。
赵峥刀势虽猛,轻功却不及这女子;女子轻功虽好,内力却不如赵峥。一时之间,你来我往,没有了局。
可怜屋内的敖无伤,像个僵尸一样眼巴巴地望着房梁,却什么也干不了。
“你是谁?竟敢欺负我赵峥哥哥!”又一个女人声音,敖无伤还没聋,知道这是方小玉的声音。
方小玉见赵峥和墨子渝缠斗,跃进战圈助赵峥一臂之力。没想到方小玉才十六七岁的年纪,武功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她飞快跟上墨子渝的脚步,迎面一掌。墨子渝没想到这小丫头身手如此迅速,慌忙扭身一避,娇躯疾下,靠到一棵大树上,赵峥早已提刀而来,钢刀夹在墨子渝的脖子上。
“峥儿,住手!”
方老伯迟迟赶来,手上还拿着带土的锤头,“峥儿,这位姑娘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