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洛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从枕头底下把刚刚“小女孩”给自己的令牌拿了出来。他发现这个东西果然不是一般东西,摸在手里冰冰凉凉的还泛着一点点微光。安洛曾经听父亲说过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夜明珠,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全世界也找不到几个。
安洛想面前的这块石头就算不是夜明珠,也跟夜明珠也有点亲戚关系吧,毕竟也是块会发光的玉石。
不如把这玩意儿卖了,肯定能让一家人吃上好一阵子肉呢。
不行,那个小女孩当时让安洛拿着这个东西去找她,那种语气让安洛久久不能忘怀。
这块令牌上刻着一个“洛”字,看起来应该是城里一个家族的令牌。安洛看上面刻的字正好是自己的名字,他打算明天在上面钻个小眼儿串绳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最后,安洛把那块令牌重新放到了枕头里,但心里却浮起了一块石头,就像是有什么事情一定等着他去做似的。
他会把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当成一个秘密,谁也不会说。
醒过来的时候,安大卫已经不在地上躺着了,而是在厨房里给安洛准备早饭。艾米每天都起得很早,出去工作也很早,从来没有在家里吃过早饭。安洛对此也早就习惯了,穿好衣服就起床洗漱了。
刷完牙擦完脸就坐在餐桌旁边等着安大卫把早餐端上来,他想想都已经有点饿了。
不一会儿,安大卫就把早餐端到了餐桌上。是安洛最喜欢喝的小米粥和安大卫自己腌制的酸萝卜,在安洛的眼里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好吃的早餐了。
喝完粥安洛才想起来,自己在铁匠村长家里已经整整学习了一年了。当初就是在生日的时候,铁匠师父收了安洛作徒弟,今天就是安洛一年的考试。
安洛赶紧擦了擦,把墙上挂着的工匠袋拿起来挂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爸,我不和你说了,今天师父要考试了,我得赶紧过去。”
安洛看着自己儿子匆忙离开的背影,心里也是一番感慨。自己的孩子可真懂事阿,以后肯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至少不像自己一样没用,从小就喜欢研究些旁人眼里奇怪的东西。铁匠也没有看上他,最后只能一辈子在冶炼厂里面打下手。
还好自己的儿子争气,现在也成了铁匠的徒弟,以后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啊。
想到这,安大卫回头看了看在柜子山的一个抽屉。安大卫想起来里面有一本厚厚的书,上面写着的都是那个男人给自己的东西,还有一些是自己后来仔细思考之后添上去的。不过这些东西都已经没用了,相信以后也用不上了。
……
安洛踱着步走到了铁匠师父家的门口,蹑手蹑脚的推开了师父的房门。刚一进去就听到一个老者愠怒的声音:
“怎么,第一次考试你就要迟到,你到底有没有把我这个师父放在眼里,早知道当初就不该选你当我的徒弟。”
安洛没有回答自己的师父,他知道这个老头虽嘴巴上不饶人,但实际上对安洛一直都很好。只不过铁匠师父的妻子很早就去世了,所以这一年里每天陪伴他的只有安洛,这老头等的有点无聊了才会这样的。
格鲁斯老师父找了个太师椅坐了上去,故作深沉道:
“小安洛阿,今天是你一年前拜入我门下的日子,到现在正好一年整。当然,今天也是你一年一度的考试。如果你考试不通过,你就会被我赶出去再也不是我的徒弟,你明白吗?”
安洛点了点头,虽然老师父这么说但安洛心里也清楚。就算自己考试不通过,老师父也不会把自己赶出去。先不说这一年里安洛陪着格鲁斯虚心学习,格鲁斯也把他自己孩子一样教,两个人早就已经一家人了。当初在那么多小孩子里面老师父就挑了安洛作徒弟,现在又把安洛赶出去不就说明自己的眼光不行。
这看人和看铁都是一回事,有多少料子老师傅心里的都是清楚的。这要是让别人知道格鲁斯这么大年纪了还看走眼了那不丢死人了,格鲁斯这么好面子的人他作不出来的。
再者说,这一年里安洛也没有白学这手艺,他有信心可以让格鲁斯老师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格鲁斯坐在太师椅上,从自己兜里掏了个东西出来:
“呐,小安洛。别说我这个当师父的亏待你,我知道昨天是你的生日,这是我给你的生日礼物。”
安洛上前接过了格鲁斯手里的东西,那是一把做工十分精致的小锤子。是那种专门用来敲打刀刃的小锤子,握在手里沉甸甸的,一头是小锥子一头是小锤子。这种锤子用来打造刀刃锋利的武器再适合不过了,安洛非常喜欢自己师父的这个礼物:
“谢谢师父!”
格鲁斯点了点头:
“那么小安洛,你今天准备给师父看你做的什么东西阿?”
小安洛转过身走到了铁匠师父的屋子深处,那里是格鲁斯老师父的炉子,安洛把自己的作品偷偷藏在了炉子的旁边一个角落里。
那是一把剑,准确的说是一把还没有完成的剑。一年前安洛拜进格鲁斯门下的时候,格鲁斯给了安洛一块铁,让安洛在一年之后把这块铁制作成一个兵器。其实当时格鲁斯给的那块虽然不算是块好铁,但也不差。这种铁锻造出来的兵器大部分都比较实用,但因为铁质比较粗糙,所以很难打造出精致的武器。
城里的能力者战士大部分都是单打独斗的能力比较强,所以对武器的要求也比较高,就连武器的美感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这种铁制作出来的武器一般只能给由凡人组成的大军团的士兵使用,实用就好了嘛。
安洛拿出来给格鲁斯看了一眼:
“师父,这把剑的边刃还没有锻造完成,能不能给徒弟两个钟头时间,徒弟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