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在天星广场的边上,夫子路与解放路的交汇处。那里与天星区政府只一街之隔,也是茗州最繁华的地方。
坐三十七路公交车在区政府门口站下车,走地下通道穿过解放路,再从彩灯映照着的喷泉间过去,踏几步间隔着绿化带的阶梯,就到了“听雨轩”的门口。
“听雨轩”算得上是茗州高档的茶室了。在古色古香的装潢烘托出的高雅的氛围中,一个绝美的女茶艺师正在大厅的主台上优雅地表演茶艺。台下大厅和楼上隔间里都坐满了或微抬着头或轻闭着眼品茶的茶客。一扇嵌着写意山水画的屏风前有穿着汉服的乐师在弹奏古筝。茶室里茶香弥漫,悄无人声,只有悠悠的古筝声缭绕回荡,给人一种安静雅致的感觉。
走进茶室,我就看见二楼一个隔间的王素娟向我挥手。
楼上隔间都是用中式屏风隔开的,围三缺一,留下的口子隔着栏杆向着楼下大厅。坐在楼上的隔间里,整个茶室都被纳入眼底。这让人不得不叹服茶室装潢设计的巧妙:既保证了顾客的私密需求,又保持了茶室的整体布局和空间的通透性,。
“等很久了吗?”我问她。
“还好!”她微笑着端起面前的茶海给我倒了半杯茶,边倒茶边说:“饭前不宜喝茶。漱漱口,马上吃饭。”
我环顾四周,没看见一个吃饭的人。我有点疑惑的望着她,“这里有饭吃?”
“我说有就有。”王素娟神秘地笑着起身,“等我一下。”说完就出了隔间往后面去了。
片刻后,她端着一个餐盘进来。餐盘里是两份拌饭。
“不是说我请客吗?怎么就吃这个?”我有点不好意思。
“这里的拌饭挺特别的,你先尝尝再说。”她说笑着就准备开吃了。
我无奈地笑笑,也拿起碗筷开吃。搅拌碗里的拌饭时,我微微怔了一下,一股熟悉的味道直入鼻腔:煨辣椒的焦辣,煮茄子的清香,乡里豆豉的浓香~“茄子擂辣椒!”
“是!”王素娟笑魇如花。我第一次见她这般性情的表情。“这味道熟悉吧!”
何止是熟悉啊,这就是铸入生命里的味道啊!只要是走出兮城的兮城人,你要问他们最想念家乡的什么味道,肯定是茄子擂辣椒。只是现在能做出正宗的茄子擂辣椒来真的不易了。不是这菜有多高贵,只是做这菜的条件难具备,正宗原味的食材难得。可是面前拌饭里的茄子擂辣椒,正宗的兮城土产茄子,炭火煨的兮城薄皮辣椒,兮城传统工艺制作的豆豉。香味纯正,火候刚好。轻啖一口,一股震撼灵魂的焦辣酱香味便在口中弥漫开来,火烧火燎的感觉迅速蔓延到全身。这种歇斯底里的畅快感就像长大的感觉~无可奈何却又一往无前。“这厨子是兮城的吧?”我试探着问。
“厨子就是我呀!你信不?”王素娟呵呵笑着。
“你敢认我就敢信。”
“说实话,我做不出这个味道。不要说我,现在很难吃到这么正宗的茄子擂辣椒了。这就是我外婆做的茄子擂辣椒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她说这话时声音低沉,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哀伤。这个眼神让我的心底也微微一颤~时光流年,我们何曾用心面对过此刻的自己?何曾用心感受过逝去的年华?又何曾还记得过我们疏离的初心?只等到某天蓦然回首,才发现容颜迟暮,前程已只剩一点斑驳的回忆。
于是我们一边吃着童年味道的拌饭,一边在斑驳的回忆里翻找着童年的乐趣,重温青春岁月的美好,感叹岁月变迁的无情,人生的无常,生命的未知,世界的神奇,最后归结于一个奇点,期待下一次宇宙大爆炸的发生。
一番神游,饭也吃完了,茶也喝过了,茶室的顾客也走得差不多了。我看了看时间,晚上十点半。
“走吧。”我说。
“好。”这次她没有跟我抢着结账,毕竟说好了我请客的。
下到一楼大厅的时候,碰到一个男人和王素娟打招呼。
“郝仁,我同学,在市日报社做记者。”她给我介绍。
郝仁向我伸出手,说“幸会!”
“虞大勇,幸会!”我与他轻握了一下手。
“你们这是要走了吗?”他转过头问王素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