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主动约我喝酒,而且地点不在酒吧,而是夜宵摊,让我有点意外。
茗州的夜宵摊都是流动的定点摊位那种。晚上在广场或是路边支起一个帐篷,推出来一架炉灶,就算是营业了。天亮之前,把炉灶帐篷一收,就又是原来的广场或街道了。
莎莎选的地方在茗河边滨江路上的夜宵区其中的一个叫“四来夜宵”的摊位。这些摊位一般也会摆出来一个嵌着彩灯的广告牌,那上面标着自家摊位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我开着车一路搜罗过去,在一溜帐篷的中间找到了那家“四来夜宵”摊。我把车子停到靠河的那一边,然后进了“四来夜宵”的帐篷。夜宵摊的帐篷在夏天时是那种只有顶棚的开放式棚子,人在里面吃着宵夜喝着冰啤看着江景,确实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而此刻已是深秋,棚子也已换成封闭式的帐篷了,除了正面临街的一面敞开着,顶上和其他三面都被棚布遮挡着。坐在帐篷里倒是还是可以看到外面的江景,也能看着棚口炉灶前老板的忙碌,却又吹不着外面清冷的秋风,也别有一番温暖的体会。
莎莎早已在里面等着了,身边还坐了另外一个女人。我走近看清了,是那个叫玲玲的女孩。但我看到她就想到何开艳,真的太像了!如果不是因为对她们气质上感觉到的差别,那绝对是分不出来的。
我说:“你们那么快!”
莎莎说:“我们近嘛,也刚到。”说着她就打了个响指,叫老板上菜。
老板应着就把已经炒好了还温在炉灶旁的炒牛肚,嗦螺,小龙虾,臭豆腐都端了上来,又抱来一件啤酒三瓶白酒,最后还搞上来一个干锅牛腩。
我说:“三个人吃得了这么多吗?”
那个叫玲玲的就说:“放心!今儿不用你买单!莎莎已经付过钱了。她!倒贴请你!”
莎莎灌了一口啤酒说:“别听她瞎扯!你请我喝了那么多次酒,今天刚好想出来吃宵夜,觉着两个人吃太冷清,就叫了你来凑个热闹。”
玲玲听着就撇撇嘴,露出一脸鄙夷。
我装作没看见,倒上酒拿起筷子夹了一片牛肚,边吃边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刚好没钱,吃了一星期的素了,今天开开荤,解解馋。”
两个女人就轻笑着喝酒,动作默契划一。
我说:“你们这闺蜜感情挺好的嘛,动作表情都一个风格。”
莎莎就说:“当然了!我们一起长大的邻居好吧!从小到大就没分开过。在我们村,周玲玲和周莎莎就是一个人,都不带分开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