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儿媳的肚子越来越大,我对她的呵护也让她没有了建议,每到下午,我还带着她到外面走走,了解我们的村子,也让她理解我们的生活状态。
她也告诉我说王有道那里很好,能够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只是那样的生活不是我们能够适应的。
王有道当年跟着叔叔们出去打工,就是一个建筑工地上的小工,包吃住,每天小工十元,大工二十元。他对舅舅说工钱太少,想跟着舅舅学习立模。
舅舅不答应,对他说,他们随便找谁,都不能找他,那以后回去还见人不?
王有道不高兴,认为舅舅不帮助自己挣钱。凭什么立模的师傅每天五十元,小工每天都二十元,还逼着自己做每天十元的工作,累得跟狗似的,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
季兰香说,王有道最气愤的事情就是一年做到头,也摸不到钱,让自己在外面比乞丐还要乞丐。他说自己不为自尊活着,也得为钱活着,没有钱,公交车司机都骂他不是人!
王有道从叔叔和舅舅们的工地离开,能去什么地方?他只能在这个城市里寻找工作。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小伙子能找到什么工作?无法还是建筑工地上的搬砖兼打杂的,只是这次工钱见长了,天天结账,每天十五元。
叔叔和舅舅们找到了王有道,告诉他不要到处乱跑,外面不安全。
王有道就问他们那边工资标准如何?
他们也是据实相告,说已经涨起来了,师傅每天五十,小工每天二十。
王有道知道没有一个老板是好东西,都是压榨自己的,但是对钱的向往,让他坚定要走出自己的天地来。
叔叔和舅舅们都很寒心,知道他不听话,也只能由着他了,叮嘱他一定要踏踏实实地挣钱,不出力的钱千万不能想。
王有道送走自己的叔叔和舅舅们,就去找工头讨说法。
“头儿,你看我在你这里干得怎么样?”
“你干得不错,我明天给你换个工种。你不要有其它不切实际的想法了。”工头也是一个粗糙的汉子,天天带着工友们一起干活。
王有道告诉我说:“那个工头是很不错的,行事稳重,对自己日后的做事习惯的养成帮助很大。”
季兰香告诉胡晓玲说:“王有道得益于外出后的第一个工头,他叫蒯德银,家里有着四个孩子,最小的是儿子。他很爱他们,总是给女孩买头饰,给儿子买便宜的玩具,不时地让回去的人捎回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