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第292章创造万世之繁华
&esp;&esp;丁香现在所说的,其实,和孔颖达之前所说的,有一定的类似。
&esp;&esp;和用地位来让人们学习礼德一样,只是,将礼德换成利国利民。
&esp;&esp;而这一换,就完全不同。
&esp;&esp;礼德的制约,也只是在于品行,而不是一种需用一生去追求的“自我”。
&esp;&esp;但是利国利民的工作,却是可以用一生去追求的使命。
&esp;&esp;比如驭鬼者。
&esp;&esp;无论驭鬼者得到了多高的地位,他们的地位,都是源自于他们的使命,他们本身仍然要做着驭鬼者的工作,他们的地位并不是权利。
&esp;&esp;二者之间是本质的差别。
&esp;&esp;但也有一些人在担忧,毕竟,驭鬼者本质上仍然是属于将士一流,如果大肆提高驭鬼者地位,其实与秦国的军功之法,有一定类似。
&esp;&esp;长期以往。
&esp;&esp;纵然驭鬼者的权利不在朝堂权利之上,但其影响力,也必然会影响到朝堂。
&esp;&esp;然而,丁香就仿佛看出了他们所想的一样。
&esp;&esp;“驭鬼者,仅为一例。”丁香清冷的语气传到每个人的耳畔,“此前我有言,若得凡间之理,则可创造前所未有之繁华盛世,犹如人间仙宫,人人皆可比帝皇,尔等莫非以为,此凡间至理,乃传而得之?”
&esp;&esp;“这”所有人皆是一愣。
&esp;&esp;他们还真是这样以为的。
&esp;&esp;凡间之理,只要从仙子这里传来,就可以直接得到。
&esp;&esp;“何其荒谬。”丁香毫不客气的呵斥,“凡间之理,虽始于凡间,但博大精深,纵有所赐,凡人穷其一生,也难以得其九牛一毛,唯有集全民之力,万代之功,方能逐步得之,此等学者,岂非利国利民之业?”
&esp;&esp;一番话下来,其余的人只有目瞪口呆。
&esp;&esp;是啊,就连一个昔日的圣人之言,都需要一代代的学子不断的研究,学习,才能得之一二。
&esp;&esp;更何况这人间至理。
&esp;&esp;原来如此!
&esp;&esp;一些人的脑海之中,嗡嗡作响。
&esp;&esp;一切都对上了!
&esp;&esp;从需求问题,引出自我的概念。
&esp;&esp;再从自我,引出利国利民之基。
&esp;&esp;从而开辟出一条能够一代代不断学习,消化“凡间至理”的道路。
&esp;&esp;再想想那“人间至理”代表之物。
&esp;&esp;炼铁,炼盐、种植、织布,甚至还包括了打造那种可以飞天入海的人间仙宝。
&esp;&esp;仙子之言大道,从始至终,只为了一个目的——造人间仙宫,创万世之繁华!
&esp;&esp;“此非安稳守序之法,乃不断强盛上进之道!”孔颖达不断喃喃着说道,“儒学、墨学、法学.百家之学所求不过世道有序而无混乱,差之甚远,差之甚远!”
&esp;&esp;甚至连孔颖达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esp;&esp;他此时的声音,却是在这种封禁的状态下,仍然传了出来。
&esp;&esp;很显然。
&esp;&esp;丁香有意让他的话被所有人听到。
&esp;&esp;但其目的,却不是打压这些学说。
&esp;&esp;“亦无须妄自菲薄。”丁香再说道,“吾曾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儒学、墨学、法学等,皆可为思想道德之学,亦乃利国利民之学,与凡间之理之学,缺一不可,甚至,民之自我,亦需尔等不断以思想之学引导,而此亦为尔等之自我,为孔墨之自我,尔等可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