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对百姓身体有好处,盐吃多了肯定不行。
高殷亲自下到盐田当中去看了看,他发现一个问题:向百姓销售的盐经过晒干之后直接销售,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甚至里面还有不少泥土!
“裴监,你这盐中杂质也太多了,而且朕刚才尝了一下,还有一些苦味,为何不再加工一下?”高殷问道。
裴誉一听,笑道:“陛下,这盐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生产,如果用水再淘一遍,非常的费时费力,价格肯定也要高不少,百姓们或许不愿意。”
“哦?你等可曾试过,一斤盐中究竟有多少泥土等等杂质?”高殷又问。
“臣等当然试过,泥土等基本上在两成左右,百姓买回去之后,一般要先用水淘洗,然后再煮干!”裴誉进行了详细解释。
高殷听罢,才知道皇宫里面吃的盐,实际上是经过简单处理的。
看来,解池中卖给百姓的粗盐,质量非常差,甚至还比不上海盐。
当然,海盐盐水浓度太低,大部分都是靠煮,少部分用太阳晒,成本非常高。
解池的盐浓度是海水的六七倍,而且主要是夏天太阳晒、大风吹,成本低得多。
高殷说道:“朕看,这晒盐方法应该稍微改进一下,泥沙不说,关键是里面还要苦味,应该想办法去除掉一部分!”
“哦?这该如何去除?”裴誉一听,很有些惊讶。
高殷说道:“朕倒是听说过一个方法,你等可以试一试。就是要掌握一个火候,当晒到一定浓度以后,去掉水分,不要一次性晒干,如此,可以减少相当程度的杂质……”
他所介绍的方法,就是减少氯化镁等等结晶,因为氯化钠会先结晶,当超过一定难度,氯化镁等等才开始结晶。
至于提纯,他倒是知道化学公式,不过那东西需要碳酸钠,也就是纯碱,自己现在都搞不到,而且估计从盐州搞回来价格很贵,没有必要用来提纯。
裴誉听罢,非常惊讶:“陛下之建议可操作性极强,臣等马上就试,还请陛下多多指点!”
“好说!”高殷点点头。
高殷看着旁边人同样敬业的表情,心想,幸亏自己是皇帝,要是换一个人什么都懂,那可能会非常危险。
接下来这几天,高殷就带着这些人专门一起研究这个晒盐的技术。
这技术他也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不过今天要用于实践,倒是非常困难,首先要确定剩余盐水的浓度就很不容易,想个什么办法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