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之前,有一个新兴概念,那就是互联网经济!在去年之前,这种完全新兴的经济模式取得了让人完全意外的大发展。然而就在去年,因为互联网迟迟无法找到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盈利点。所以互联网经济的泡沫破灭了!这也就是互联网泡沫。
很多人根本并不觉得自己会对枯燥的经济学命题感兴趣,但是每个人都会对那天文数字的美元感兴趣。
互联网对此时的人来说无疑都还是一个新鲜概念。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面,互联网只是他们用来炒股挣钱的工具,因为这几年的时间里面有关互联网的股票增长的最快。
其实互联网对人类来说还是非常的有好处的互联网的便捷性,对人与人社交模式的颠覆,广告营销等等领域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
在2000年3月10日这天,代表科技股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到达了的历史最高峰!同时再这个时候,福尔摩斯公司的股价已经高达470美元一股!而当天收盘的时候,纳斯达克指数是,比最高指数下跌了近400点。这看起来好像有点大,但是没人预测到这是纳斯达克的指数毫无预兆调头下跌的开始!
其实在这3月10号之前,从99年开始一直到2000年的3月之前,美联储已经紧急把美国的储蓄利率提高了6次!要知道在美国这么一个以超前消费为主刺激经济的国度,提高储蓄利率而且还是6次,这足以证明经济已经过热了!甚至这3月10日出现的大盘历史最高点数,比一年前的同期大盘数字高了足足一倍!
然后再3月10号之后,这美国的纳斯达克开始不断的阴跌。这种不断的小幅度下跌呢,一下子让很多本来可能买中石油股份的大鳄们,突然嗅到了暴风雨前的潮湿以及那种压抑的低气压,虽然在这个时候,电视里面的美国市场分析师们都在信心满满的说,这种连续的阴跌只不过是市场的一个小幅度震荡而已,因为已经连续涨了一年了,总是要稍微跌跌的。然后连续跌了一个礼拜之后呢,这些分析师们开始糊弄不住人了,他们就开始换话题。开始说这可能是因为别的事情引起的——联邦政府告微软垄断的诉讼案。
2000年二月初,纳斯达克指数逼近五千点大关,而此时,很多华尔街很多经济分析师纷纷预测到今年年底,纳斯达克指数有望突破六千点,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看好股市前景。
2000年互联网破灭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暴跌。在同年3月10日触顶之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10周时间里跌去了37%。
1999年的股市很火爆,尤其是科技与新兴的互联网板块更是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科技股与互联网股的迅速蹿升是从1992年的思科公司上市开始的,在1994年进入快车道。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到达5032.63的最高点时到达顶峰。在此期间,西方国家的股票市场看到了其市值在互联网板块及相关领域带动下的快速增长。股价的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以及风险投资的广泛利用,创造了一个温床,使得这些企业摒弃了标准的商业模式,突破传统模式的底线,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
但是,市场并没有从此冷却,反而更加疯狂。几大信息产业巨头的股价进一步飙升。在2000年的3月10日,思科公司的股价突破六千亿美元大关,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市值超六千亿的超级大公司。在同一天,微软的股价也飙升到五千八百亿美元,并仍然在高速增长中。
只是,危机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到达了5032点,比仅仅一年前的数翻了一番还多。在此前的一年里面,利率被美联储提高了6倍,出轨的经济开始失去了速度。
纳斯达克此后开始小幅下跌,市场分析师们却说这仅仅是股市做一下修正而已。
导致纳斯达克和所有网络公司崩溃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大量对高科技股的领头羊如思科、微软、戴尔等数十亿美元的卖单碰巧同时在第一个交易日(星期一)早晨出现。卖出的结果导致纳斯达克在3月10日一开盘就从5038跌到4879,整整跌了4个百分点-全年“盘前”抛售最大的百分比。
3月10日星期一的大规模的初始批量卖单的处理引发了抛售的连锁反应:投资者、基金和机构纷纷开始清盘。仅仅6天时间,纳斯达克就损失了将近900个点。
到了第二天,股市一开盘,暴跌,暴跌,暴跌!股票恐慌性抛售,根本停不下来。受美国股市影响,全球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互联网股票概念股虽然此前极其受到投资人的追捧,但是现在,股市低迷,股民们不由纷纷抛售手里的股票,从而导致股价暴跌。原本就形成了巨大的互联网泡沫,因而股价一暴跌,就如同雪崩一般,成为了当前股票暴跌程度最猛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