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三十三)
转眼到了2016年末2017的元旦,我联系了上次去秦北批发狗头枣、银杏枣的商家,采购了一批他们家的干果,等发的货到了后就和老婆拿出自封袋用电子秤挨个秤了以后在朋友圈开始卖,看着我发的图片,用实物做的对比图,横切面枣肉肉质的近照,下单采购的很多,我就下了班以后开着车沿途去挨个送,不到三天一大箱一百斤的干果卖的所剩无几,把剩下的就给亲戚好友都分了一些,大钱没赚到,倒也赚了一千多,陈琼捧场也买了好几袋。
打电话安排了协会宣传策划部的部长田晓霞按照我编辑的各个部门规章制度去做制度牌,顺便按照困境儿童资料分别做出三份拉赞助的方案,刘小东给我介绍了三家花城的公司,一个电力公司,一个移动公司,一个大型金融机构,让我把孩子们的资料做的感人吸引人一些,具体的帮扶方案,钱花在哪等细节做好几份详细的拉赞助的方案,做好以后再通知他,到时他安排领导和我对接,我对此事很看重,毕竟协会活动一开展就要用钱,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根本不经用,尤其大规模的走访更是一大笔的开支,我绞尽脑汁的开始想怎么能给协会做一个固定的长期有收入的渠道,那么除了赞助、政府拨款、会员会员、集体募捐之外增加了一项长期固定收入的渠道,那既可以保住日常开销,大活动也敢做,不至于为了钱发愁,大活动不敢搞,因为搞不起啊,协会又是非盈利性组织,不能以协会的名义直接赚钱的。
晚上和老婆去大吃货宵夜时一边吃一边还在琢磨这个事,看到很多熟人都纷纷打了招呼,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进店,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那么多会员,统计出来有多少商家,建一个爱心商家群,每次活动公众号下方都给爱心商家做广告,给他们挂爱心商家牌,号召会员、志愿者都去消费,商家给会员、志愿者折扣的同时又按各个商家的盈利点按他们的消费比例给协会返回扣,用于赞助费,反正大家都要消费,在哪里消费不是消费,这样又给商家带去了固定客源,又给会员、志愿者折扣,还给协会创造了每天的长期固定的赞助费,积少成多,如果顺利的话基本上是够协会基本开支的费用的,一举数得,又增加了内循环的一个闭环的良性发展,何来而不为呢?只不过爱心商家的负责人必须是八面玲珑善于和各个商家打交道的人,又要热衷和大家打交道,还得每天抽时间挨个和各个商家谈,想到此看着管理群与理事会成员名单,发现有几个合适的,有一些不能胜任,索性群发了信息,看看大家的反应,结果大部分人都说不能胜任,有几个可以胜任但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看到这个结果心里不禁一阵哀鸣,一个头两个大,想法肯定是可行的,看看大家的反馈就知道都很赞同,但却没有专门的负责人这可不行,我还在花场上班呢,虽然说要辞职了,但目前还没想好要做什么,家里的开支一天紧似一天,越发的不够用,也不知道如数上交给刘宝的钱都花哪去了,看着她买的八千块一床的安然纳米被子,八百块一个的里面全像是塑料细管子切下来一节节的颗粒枕头,说是安然纳米枕头,五百块一个的安然纳米内裤,一千六一张银行卡一样的白色的叫护心卡我就来气,为此和她吵了好几次,抱怨她整天就知道乱花钱,买的这都是些什么嘛,也不看看咱啥家庭,净买这些没用的,被洗脑洗傻掉了,我每次一说,她都反唇相讥,非要说这个怎么怎么有用,那个怎么可以调节身体亚健康,态度非常坚决激烈,看到宝宝还那么小,她确实也很爱孩子,那么可爱的孩子是她给我生的,就心软忍住了,可是过几天还是吵,一切都是因为钱引起的,一切又都是她认为自己非常对,我认为她被洗脑了吵得不可开交,对此我非常头疼,便常常和向求媚聊天,真的很心累,有些后悔结婚太草率了,就压根不是一路人嘛,互相不理解,我在外面辛苦折腾就够了,家里还折腾的鸡犬不宁,还过不过日子了?
这天袁为人突然联系我说协会是不是收了很多旧衣服用不上,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他嘿嘿一笑说我当然知道,我就猜会员或志愿者里哪个和他关系应该不错,他说这样吧,你组织几个人帮我装下车,我开皮卡从花城过来,捐给甘南偏远贫穷村落,你看行不行,我说那有什么不行,不过放了那么久,有的可能受潮了,他说这个没关系,我们送去以后他们会用专门大型的洗衣机、烘干机、还有紫外线杀毒的,这个你大可放心,我说那就好,那你过来吧,不多,咱俩搬就行,皮卡车装满满一车应该没问题,再说衣服也不重,他说行,你和我一样,能不麻烦别人就尽量不麻烦别人,自己上,我说是啊,这一点咱俩非常一致,那我就等你,你到之前半个小时打我电话,他说不用,我到了再打你电话,你住城里吧,过来用不了五分钟吧,我说差不多吧,那行,那就下午见。
晚上六点半天快黑时袁为人才打电话说自己已经到了,我忙开车赶过去,心里想着天亮的时候装车多好,非要晚上搞,心里虽抱怨,但脚步不停,和刘宝打了声招呼就下楼开车去了,清江地广人稀,又是新城,路面宽,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地方的,非常适合居住,空气又好,停车随便停基本不存在车位紧张的问题,很快就开到了协会办公室门口,开了门打开全部的灯,二话不说就开始和袁为人开始装车,上面的箱子都还好说,下面的大箱子可能因为受潮的原因,很沉重,就和袁为人俩人一起抬,不到半个小时把皮卡车车厢堆的小山似的,袁为人一边绑篷布系在车厢边的挂钩上一边和我说看箱子上面都分门别类写了年龄、性别,你们都分好了这挺好的,我说是啊,没想到几乎用不上,去了之后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一些,不去走访压根就根本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回事,他接口道湘西这边还没到那个地步,真正需要的是川西、贵北、甘南的少部分地区特别贫困,在湘西用不上,说着已经全部绑好了绳子,他又四周绕圈检查了一下说担心半路上车太快了篷布掀起来掉下来砸到后面的车或者掉下来很多都不好,小心驶得万年船嘛,我点头道那是的,小心一点好,安全第一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