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道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早有隽声俶傥负气不戚戚于贫贱。以贡生入太学每论及六贼乱政国家疲敝常叹息流涕不能自己。
靖康之初上书谈国事请上诛杀六贼以慰天下臣民之望;然后与太学生欧阳澈联络太学生千余人伏阙上书声援李纲。世祖皇帝出宣德门升九龙桥温言抚慰万民感泣。陈东升监察御史、尚书省给事中与夏人谈判终获成功天下士子以为楷模。
封雍国公流光阁功臣第三十!
——《流光阁功臣谱》
陈东是四月初十离开东京汴梁城的那时还是雁来水开、万物复苏的时节而今却已是秋风萧瑟的晚秋了。
五月初来到夏国都城兴庆府合谈一事颇不顺利一直蹉跎至今日。开始的时候对方根本不想谈于是漫天要价、骄横跋扈根本不把大宋朝廷放在眼里。陈东气氛已极自然要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这些日子夏国一方的态度突然变得热心起来见面也有了笑容说话也客气多了。陈东很是奇怪派随行人员出去打探消息人回来说夏国大将、当今国丈任得敬打了败仗被一个叫吴阶的宋将杀得大败死伤好几万人呢!陈东虽然还有些狐疑所谓无风不起浪还是信了几分。
前天官家托人送来一副画轴还有一封亲笔信。信上只有寥寥几句话:“将此画送与濮王李仁忠并商量一切!”
字体内敛而刚劲正是官家亲书。
濮王李仁忠可是夏国权势滔天大人物他自己出任中书令;他的弟弟舒王李仁礼出任侍中兄弟二人共秉朝政势力还在国主的亲弟弟晋王李察哥之上。如果李仁忠倾向合谈事情也就成功了大半。
这到底是怎样一幅画能令李仁忠改变心思?
私下里交通关节贿赂敌国大臣岂是正人君子所为?
陈东读了一辈子圣贤书一心想做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纯臣如今却该如何是好?当今官家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违逆官家的旨意就是抗旨就是不忠。但是违背自己一贯的做人原则去做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情又是怎么说呢?
坐困愁城反复思量最终陈东长叹一声还是得按照官家的意思来办。
派一名亲信小厮拿上名刺去濮王府求见他留在馆驿里等待消息。
一个时辰不到小厮回来了李仁忠请他明日丑时于会仙楼一会。
东京有一个会仙楼兴庆府也有一个会仙楼;东京会仙楼的名酒玉胥这里会仙楼的酒也叫玉胥即使象陈东这样多次光顾会仙楼的老主顾也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
会仙楼位于兴庆府的东南角毗邻承天寺最是热闹。
陈东提前一刻钟到了地界自有操着一口流利汉话的小二接过缰绳拴好马躬身作揖把客人往里面让。轻轻说一声濮王对方会意点头将他请到二楼的金玉阁。阁内布置得很雅致墙壁上挂的居然是吴道子的真迹;茶具也颇为不俗不用细看当是大宋官窑烧制的精品。茶是赫赫有名的华顶云雾茶叶外形细紧略扁芽叶壮实颜色绿润滋味浓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似乎比在东京时喝的还要好些。
离国半年之久此时此刻陈东忽然多了一份乡愁。
“吧嗒”帘笼一挑一名汉服老者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面容清瘦儒雅风流有几分道君太上皇帝的风采。
来人示意随从都退下道:“尊使请坐!”
不用问这位就是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濮王李仁忠了。
略微客套几句陈东双手托着画轴递到李仁忠面前道:“大宋官家命陈某将此物转交殿下请殿下查收!”
李仁忠一怔接过画轴陈东拖住一边画卷缓缓展开。
终见庐山真面目陈东出一声惊诧而李仁忠双目放出异样的光彩托着画轴的手竟然微微颤抖起来。
这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快雪时晴帖》画面左上部鈐着两方小印一方是“贞观主人”一方是“褚”字半印右边中间则是“宣和主人”的葫芦印。字帖正文为:“羲之顿——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山阴张侯”共计二十八个字。
贞观主人为唐太宗李世民;“褚”字半印传为褚遂良所鈐;宣和主人则为道君太上皇帝赵佶。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笔法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实在是绝妙佳品!
陈东早有耳闻此贴已入大内被太上皇视为珍宝此时居然在这里看到了书圣的真迹。他完全被字帖中流露的韵致所打动喃喃自语道:“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那边的李仁忠却道:“兼采众法备成一家万世宗师也!”
临了摇头苦笑道:“这个丫头不是让孤为难吗?”
哎这话说得没头没脑不着边际着实令人费解啊!丫头他说的丫头又是何人呢?
二人小心翼翼地把字帖收好李仁忠开怀大笑道:“哈哈难得大宋官家有这份心本王就收下了。”
陈东是个较真的人心里有疑问是一定要问个清楚的遂问道:“陈某请教殿下您刚才说的丫头是何意?”
李仁忠十分惊奇道:“难道你还不知?”
“知道什么?”
“孤的女儿兰若已经是大宋官家的昭容了。这个丫头知道本王最喜欢什么一定是她出的主意!唉女大外向果真不假呀!”话虽这样说神色之间似乎还有些得意呢!
原来是这样!
陈东接着说道:“宋夏两国和谈一事还望殿下鼎立襄助。两国世代友好李娘娘自然也会欢喜的。”
沉吟良久李仁忠道:“告诉你也没什么任得敬为吴阶所败我国陛下也有了谈一谈的意思。该做的本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唉也该歇歇了。”
有了这话陈东心内有了主张席间频频劝酒主宾尽欢而散。
果如李仁忠所说第二天夏国使节要求重开谈判。这一谈就是半个多月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仿照庆历四年宋夏订立的和约议定:每年“岁赐”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贺圣节”回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茶五千斤。“贺正旦”回赐银五千两绢五千匹茶五千斤。“赐仲冬时服”银五千两绢五千匹。“赐生日礼物”银器二千两细衣著一千匹杂帛二千匹。”
陈东离京之前赵桓叮嘱他稍高一点也可以接受只要夏国退兵就行。达成现在的协议陈东还算满意只不过有些屈辱的感觉罢了。
该回去了不知京城变成了什么样子?
屏住一口气两膀用力拉开宝雕弓凝神静气瞄准几十步开外的箭靶手略微一松“嗖”地射出利箭。箭儿在空中窜了两窜跳了三跳非常不配合相当不给面子在箭靶头顶飞了出去。
“天啊拿块豆腐撞死算了!”宋强在某个角落里一脸坏笑地抱怨着!
赵桓一手用大弓支撑着身体一手剧烈地咳嗽起来。殿前司班直都虞候王德和裴谊等人紧忙跑上来刚想伸手去扶只听官家一声:“退下”大家只得乖乖地退到一边。
大病之后身体虚弓握不稳脱靶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赵桓可不想就这样放弃更不想让那个家伙瞧笑话!他直起身接过箭矢再射!
“嗖!”地一声箭儿擦着箭靶飞了出去。
“仙女姐姐找个没人的地方把偶当驴杀了吧!”宋强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仿佛真的去见天女姐姐去了。
咬牙坚持无论如何总不能这样放弃的!
屋檐下的画眉鸟儿怔怔地望着树梢边的风儿也在静静地看站在一边的内侍、护卫大气都不敢出呢!
“嗖啪”赵桓一箭钉在靶上箭尾的雕翎剧烈颤动着。
赵桓长出一口气乖巧的画眉鸟都笑了。
折腾了一个早上早膳用得格外香甜人也精神多了。赵桓准时来到垂拱殿大出宰执们预料之外秦桧感动得差点就哭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