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站在泉州九日山高士峰之巅怔怔地凝望着面前的石佛造像不禁感叹前朝工匠的精湛技艺以及世事的沧桑巨变。石佛高一丈五宽五尺半袒胸盘腿坐于莲花座上衣纹流畅对称坐下的莲花洁白纯净法相庄严令人一见不得不虔诚膜拜。
佛像造于五代时期距今已经三百余年历经风吹雨打依然在默默守候着这钟灵毓秀的九日山。泉州因九日山而灵秀九日山因泉州而兴盛它们牵手千年不离不弃终于有了今日的九日山今日的泉州城。
苦苦等候消息的刘琦忙里偷闲要来九日山一游就是要沾点灵气还要借机拜一拜名山南麓的灵乐祠。一方面正在派人搜寻知晓台湾地理的人要弄清楚第二登6场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到底在哪里;另一方面要借风借十几日的南风。泉州冬有朔风夏有薰风秋有金风春有和风号称四面来风可是在这个时节能盼来南风吗?昔日周郎火烧曹军二十万大胜赤壁赢得千古美名;刘琦要打一场前无古人的海战要跨过海峡攻击叛逆如果成功必将载入史册不令周公谨专美于前。事在人谋亦须天时啊!
深深地吸一口穿越千载的灵气刘琦最后再看一眼近在眼前的佛陀默默祷告转向九日山南麓。一路所观景色瑰丽美不胜收只不过是灵山有情游人无心罢了。
山南麓有名寺曰延福寺内有祠曰灵乐灵乐原为水神自唐朝开始海外贸易兴起祈风的仪式都在此举行。延福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已经有九百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泛海来中国在金溪古港登岸。曾驻锡延福寺三年翻译佛经延福遂为东南佛家圣地。寺院几经战火损毁严重现在的寺院是唐代宗大历三年重建并在国朝之初大加修缮才有今日的气象。
经奉先院、讲经堂、钟鼓楼、星宿堂来到灵乐祠。刘琦正衣冠进到正殿上香膜拜只愿以虔诚之心求得大神的保佑。
退出殿门正欲离去忽听一声“阿弥陀佛施主请留步”回头一看一名大和尚带着两名小沙弥含笑而来。
大和尚道:“施主既然来了何不喝一杯茶再走?”
刘琦悟不通此中玄机却也知道在佛门圣地万万放肆不得答礼道:“那就叨扰高僧了。”
快嘴的小沙弥道:“这是本寺住持玄通法师。”
竟想不到是住持呢!
刘琦一身便装与平常信徒没什么两样身后也只是带了两名亲兵怎么就入了住持的法眼呢?
来到禅堂席地而坐小沙弥献上香茶轻轻呷上一口与平日所喝的白茶味道不同有些苦涩久品回甘倒也有些味道。
玄通长老道:“这是本地所产的安溪茶可还吃得?”
“有劳法师甚好甚好!”
玄通又道:“施主气宇宣昂英气逼人今日真是幸会了。老僧问上一句可是来祈风的吗?”
“正是!”
“不知是要南风北风还是东风西风!”
刘琦慢慢放下茶杯道:“只愿半月南风!”
玄通长老双手合什宣一声佛号道:“昨夜老僧偶得一梦佛祖说今日贵客登门来求南风。今日果然遇到了贵客呢!”
刘琦急道:“佛祖还有何言?”
“五日后南风当起可助贵客功成!”
刘琦大喜深深一礼道:“若事可成在下必当再来拜谢佛祖!”
玄通端起茶杯道:“心中有佛渡世间可渡之人也不在那些俗礼。施主要事缠身就不留小住了。”
刘琦又是一拜躬身退出如同做梦一般。
刘琦虽不信佛今天却是信了玄通的话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了。五日后南风起就可以进取台湾。今日不虚此行解决了一半的难题心中欣喜快马加鞭急着赶回去呢!
行至洛阳桥边正碰上火急火燎的罗亚多。罗亚多满脸喜色道:“大帅找到了找到了!”
找到了什么?难道……
刘琦压住激动的心情尽量表现得平静一些道:“慢慢说这么没头没脑的本帅怎知找到了什么?”
“找到了一个人他知道什么地方还可以登岸!”
刘琦大喜道:“怎么找到的?”
原来这个人原是泉州知府衙门里的一名小吏靖康二年押送罪犯到台湾。半路遇到风暴船消失了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也死了。不想他却一个人上了岛子活了下来。他回到泉州之后精神萎靡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没办法再当差就回家养老了。这件事情以及这个人开始谁都没想起来即使有人想起来了一个傻子又能问出什么?
这些天罗亚多天天到知府衙门催问衙门里的人上到知府下到衙役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就提到了这个人。罗亚多不信邪找上门去:那个人经过几年的休养好了大半居然还记得当年上岸的地方。此人可以为向导为大军带路。
刘琦挥起鞭子轻描淡写地抽了罗亚多一下笑道:“你小子还有些门道啊!”
瞧着大帅欢喜罗亚多抓住竿子就向上爬:“大帅是否应该赏末将点东西啊!”
“哼还要讨赏!”刘琦道“你浑家那叫什么月娃对叫月娃的上次你回来的时候砸了我一屋子的东西打伤了两名士兵现在人还在床上躺着呢!东西不用赔了受伤兄弟的医药费也就算了。怎么样满意了吧?”
“啊?”再度立下大功的罗亚多还是什么都没得到能满意吗?
刘琦飞马冲出去喊道:“去请张大帅过府议事马上去!”
罗亚多极为沮丧不过大帅命令下来了又来了差事那就啥都别说去请张宪吧!
振武军团的驻地在围头海湾张宪正在海边与一名渔夫老得不能下海只能看海的渔夫攀谈。
“老丈高寿啊!”去了盔甲只穿便装身子轻快连带着心情也好些!
老人的年纪恐怕已经过了六十道:“大官人相问高寿可不敢当白活了六十三年喽!”
远处的海水中郑七郎可劲地闹着一边击水一边狂吠:“某乃京城黑太岁、带御器械郑七郎是也哪个敢下水一战!”
岳云坐在岸上拿着一块抹布擦大锤振武军团的小兵已经被郑七郎打怕了竟无人敢下海应战。人的能力不同表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这个世间还真有专门为战争而生的人岳云、郑七郎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岳云的大锤官家赐名“擂鼓瓮金锤”重八十八斤更兼刀枪不入寻常兵器砍在表面上连一点痕迹都留不下。靠着这对大锤岳云竟将振武军团的高手们打了个遍无一败绩这孩子今年刚十三岁便如此悍勇长大之后恐怕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过岳大帅的。听说这对擂鼓瓮金锤是朱孝庄从皇宫大内取了一幅曹髦的名作这才凑够了钱延请京师名匠打造出了这对大锤。朱孝庄这个人有点恃宠而骄无父无君的味道但是通过这件事情张宪对他增加了不少好感听说擂鼓瓮金锤耗钱五万贯张宪是信的只是不知大锤是用什么材质打造为何要这么多钱。郑七郎三天之前还不会水到了今日已经可以与最熟悉水性的兄弟较量一番已经开始有人称其为浪里白条想不服气也难啊!
看得出官家有栽培他们的意思而且张宪也知道两人与留京监国的大宁郡王赵谌关系密切很有一些培养下一代人才的意思了。张宪比岳飞小上两岁今年二十七看到这两个小子竟觉得自己有些老了。此次出兵东南官家派他过来想必是考虑到上次大仗没赶上这一次要让他把功劳赚回来官家思虑周密有情有义在这样的官家手下做事真痛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