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板栗有什么关系呢?”
南北好像要清醒些,他这个问题让小紫也觉得有些奇怪来
——唐大爷不是明明要说板栗的故事吗?怎么又说到墙上去了?
“它与板栗太有关系了。”
瘦高的李大爷明明明白真相,却像打起了哑谜,“这是个板栗的故事。”
“我说过,你们不可能猜到的。”唐大爷笑得更来劲了,他终于颇为得意地给出了谜底:
“这间土墙房原来是一有钱人家的,是家地主。这家地主看外面兵荒马乱的,又闹饥荒,怕自家到时候藏不了粮食也得挨饿,于是他就将自己家收藏的板栗,全部去壳蒸熟,然后作为修房的材料,像筑土墙一样,筑了一条厚厚的板栗墙。他把这作为自家的粮库和饭墙,以备饥荒时有救济物资,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呀。”
南北和小紫听得这个结果,都哑然失笑。
既为这一家人如此度过生死难关而高兴,也为这难关如此神奇度过而赞叹,但最为着迷的,则是那位老地主的奇葩藏粮方法,他居然能玩出这种高招,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只是不知道后来为什么,他们全家却离家而去,是兵灾逼的?是瘟疫吓的?是土匪闹的?总之他们为什么离开了这要命的“粮食墙”,却不得而知。这大好的“板栗饭”,没有让地主家饱餐,却救了逃荒者一家人的命!也算是天意难测,也算是天道至善吧。
山坳里阳光灿烂,山风微微,四周树木遮天,有蝉鸣,有鸟叫,还有老人的故事,南北和小紫感觉甚是畅快。
人生如梦,去日苦多,能这样亲近自然,畅谈古今,有多少人有多少时候能有这种境遇?!
南北听得兴奋,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把自己的背包打开,几乎把包里的东西都翻了个遍,才找出一个扁平的酒壶出来。
他打开酒壶盖,闻了闻,馋得直咂嘴,兴奋地向两位老人晃晃:“我终于找到了,这是我几个月前,在一个古镇里买到的呢。一直没舍得喝,都快忘了。今天和两位大爷聊得高兴,畅聊不可无酒,来,我们把它喝了!”
两位老人也爽快,一看南北拿出酒来,也不推迟,忙着张罗着下酒菜,一会就拿出半只煮熟的野兔,说是前两天碰巧逮住了的,吃了一半就用塑料袋包好,浸在冰凉的山泉里冷藏着呢,正好热热下酒,还有两个洋葱,剥了皮切成块状,又辣又爽口。
李大爷手脚麻利,找出一段竹子,当着南北和小紫的面,用一把小锯子,几下就锯出了几个竹筒酒杯,比常规玻璃杯高矮差不多,但却一股竹子的清香味,让人闻之就心神一爽。
南北的酒,一人一大杯,剩下也就不多了,幸亏小紫坚持只喝小半杯,才给三男提供了畅饮的可能。
唐大爷还做出了另一贡献,他在平坝上挖了一个簸箕大的浅坑,然后拿出个旧铁锅,放进浅坑里,铁锅周围围了沙土,然后才在铁锅里生了火,在火上烤热了兔子,又用壶烧了水,然后就急忙灭了火,还捧了几捧板栗覆盖在上面。
对这一切,唐大爷解释道:“你看我们是不是有点奇怪吧?为什么生火还要挖坑?生火还要在铁锅里?我们要防火呀,树林里平时是不能生火的,我们有时候几天都不生一次火。实在要生火,那就得千万小心。挖了坑是怕火飘出来,在铁锅里就又加了一层保护。”
“我们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呢。”
李大爷神秘地告诉南北和小紫,“我俩还是护林员呢。看这林子都十几年了。”
“一会就有板栗吃了。”唐大爷笑着说,顺手用木棍在铁锅里翻了几下,将部门板栗埋进了灰烬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