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母后,母后……。。。”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太后娘娘……。”
……。。。
“仁和二年十月二十日戌时,德康帝皇帝顺宁皇太后殡天,享年四十二岁。国丧三月,斋戒,停礼乐嫁娶。”
那一日,在太后咽下气的那一刻,皇帝终于赶了过来,在太后的厢房中,缓缓的跪了下来。
他的表情很复杂,有着一些怨恨,有着一些释然,还有一些莫名的东西,不过,在他的脸上,出现的更多的就是一种如释重负。
也许,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在他绞尽心思抵抗太后的威逼,甚至可能都有不惜鱼死网破的想法之时,那个威逼他的人就这般静悄悄的走了。
为了反抗这次威逼,他应当做了很多比较周全的谋划和化解措施,并且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可是,没想到,一场危机就这般不费吹灰之力的被化解了。
不知他在庆幸之余,心中是否也带上了一丝遗憾。
接下来的日子中,依照太后临终前的那道懿旨,忠国夫人与碧玉姑姑去了紫云寺为太后守孝,而我特意让忠国夫人的贴身侍女秀儿去医馆给大师兄送了一封信,让他帮我多照顾照顾忠国夫人;刘公公去了皇陵,为太后守灵,自然,内务府的总管就顺理成章的易人了,变成了彩凤宫的大太监黄得仁。
顺宁宫的宫人们也都被遣散出宫了。
因着剪春、剪夏、剪秋、剪冬原就是顺宁宫的宫人,她们来静心之中的事,也未在内务府造册,也可以被算在被遣散的宫人中,我便征求她们的意见,如若她们愿意的话,也可以随顺宁宫的其他宫人一起,离开这吕中。
与大部分宫中的宫女一样,她们入宫也是非自己情愿的,所以,听见可以被提前遣散出宫,心中很是心动。
于是,除了太后所赏赐的那两银子外,我又让桃红给她们每人再拿出两银子,放她们出宫去了。
只是,这时,剪春坚持留了下来,在宫中陪伴我,我很感动,后来便依着她了。
至此,服侍我的宫女就变成了剪春与桃红两人,我觉得这样挺好,虽然不符合贵妃的礼制,但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以后的日子不会再这般平静了,我身边的人越少,跟在我后面受苦的人也就越少了。
紧接着,还算我爹识相,趁皇帝尚未将刀口对准他的时候,自己提出辞去相位,养老归田。
虽然,让他不做官,会像去了他的生命一半似的,但是,他仍官方帅哥四菜一躺上传然还是选择了这条正确的路。只怕皇帝也很诧异,事情竟然解决得这般顺利。
在我爹离开京城,去山东老家之家,他特意进宫来看了我一趟。
我打量了他一番,他面容好像变沧桑了很多,头也仿佛在一夜之间变苍白了不少,让我见着了,也不禁鼻子有些酸酸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