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与静心宫只有一片树林之隔,因而,静心宫与冷宫也算是邻居了。
以前的某个白日,有些无聊的我与杏儿,实在按捺不下好奇之心,偷偷的瞒着其他宫人,来到了那因年月久远而显得有些斑驳的冷宫围墙前。
与整个皇宫中所有的殿阁一样,冷宫前面也是有院门与牌匾的。
只是,不同点就在于,其它宫阁的院门,从外面看上去都是金碧辉煌的,而冷宫的门则显得有些破落与摇摇欲坠;其它宫阁的牌匾都是由先皇或者皇帝亲笔题字,由能工巧匠们镶嵌上去的,而冷宫的牌匾则是用一块木板代替了,木板的字应当是先朝或者本朝的哪个太监写上去的,随着风吹、日晒、雨淋,木板上冷宫这两个字也变得隐约不清了。
我们推开那摇坠的院门之后,触目的皆是一片的荒芜和萧瑟,远远的只看见几座破败的房屋,从它的造型与破旧程度来看,房屋的建行时间应当已经是年月久远了,好似还从未修葺过似的。
据说,这里在先皇之前,曾经关押过很多失宠的妃子,而循着进了冷宫就很难出来的规则,这些被关押起来的妃子,最终的结局不是病死、老死在这里,就是忍受不住孤独、寂寞,选择了自缢,了却了自己的残生。当然,因着未进来之前,与人接下了仇怨,被人害死在这里的也不在少数。
因而,宫人们相互之间便传着,这里有很多屈死的冤魂,半夜时分还会闹鬼。
尤其是,听说在先皇时期,太后还未成为皇后之前,在先皇后的手下,关进来了一个触犯了宫规的昭仪,谁料,没几日之后,那个昭仪就因半夜闹鬼而被吓死了。
从那之后,闹鬼的传言便越传越甚,冷宫更被视作了一个鬼魅牢之地。
胆小一些的宫女、太监,便是连白日里,也是不敢靠近于它的。
到了太后掌管后宫在权之后,这里倒是没有再关进什么妃嫔之类的,犯了宫规的妃嫔最多也就是以关禁闭、罚薪、降级了事了,因而,这个冷宫自从那个昭仪被吓死后,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再住过人了。
没有住人,当然也就不会有侍卫把守了,我们进来时也少了很多障碍。
不过,因我们过来探寻冷宫的那日是个阴沉天,映衬在冷宫那显得萧瑟、凄凉的景色上,气氛就显得格外的阴沉和压抑了。
一阵风吹过,身上又觉得有些凉嗖嗖的,杏儿害怕起来,直呼里面肯定有鬼。
然后,便是我硬拖着她,她也不肯往里再移动一下脚步了,因而,我们也就没有再探得里面更多的景象了。
寻着脑海中残余的印迹,出了静心宫之后,不顾身后的黄得仁和他手下的小太监们,我径自穿过那片往日我与杏儿一起练武的小树林,在后面太监们所提灯笼灯泡的照射下,我轻车熟路般的走到了那扇在寒风的吹拂下,显得愈摇摆的宫门。
待我推开那扇门,迎面而来的,又是一阵刺骨的寒风。
可能是因为心中已经疼得麻木了,我已经感觉不到寒冷了,只是木然的移动着脚步。
可能是因为害怕,后面的太监移动的步伐越来越慢,他们手中所提的灯笼照射出来的微弱的光也离我越来越远。
“狗奴才,还不快点跟上,在后面磨蹭什么呢?”直到紧跟在我后面的黄得仁出一声暴喝,后面才传来了一阵急急匆匆的小跑声,我的眼前才变得又亮堂了一点。
我没有停下脚步,继续的往前走,直到走到那几幢破旧的房官方帅哥四菜一躺上传屋面前,才停了下来。
突然,这时又乱来一阵寒风,又快又急,出的声音犹如女人的哽咽、哭泣一般,我身后传来了一片牙齿打颤的声音。而且,后面太监手中提着的灯笼,也因此熄灭了好几个。
那个黄得仁好似也变得有些害怕了起来,他从他身后的太监手上拿过一只灯笼,递于我,声音轻颤的说道:“娘娘,奴才也就只能将您送到这里了,这几处房子现在都未住人,您自个提个灯笼找一处自己喜欢的房子,自己歇下来吧,奴才等告退了。”
说完,他带着一众小太监,好像有鬼在他身后追赶他一般,一溜烟似的向宫门外退去。
我的心已经感觉不到害怕了,只是愣愣的站在那里,任凭寒风将我那已经散乱的丝吹得乱作一团,我手上提着的灯笼出的光也在一闪一闪的,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一般。
“娘娘,娘娘,您在哪啊?”也不知道我站在这房屋外面究竟是站了多久,终于,后来传来了剪春和桃红的呼唤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