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定远九年,定远帝出猎,过南湖,遇伏,南荒冀烈将军擒之以挟大麗。会东宫生变,奸臣龙井海并宦官数百威慑后宫,莫不敢从,乃立太子宋余谦为帝,年号万顺,欣慈太后垂帘听政。
万顺帝是年九岁。和大多数少年皇帝一样,说是皇帝,倒不如说是宦官奸臣的傀儡。
期年,大麗按兵不发,主和派太后党试图议和,南荒皇帝态度暧昧,和战不明。年春,谈判崩裂,南荒十五万军夜渡盘龙江,三月连破大麗二十八城,直逼大麗国都上京。
三月后,上京告破,城门崩碎,被人力一击化为飞灰,十万大军入上京,昔日强盛的大麗在经历国君受辱朝野动乱,少年天子紧急上位后太后党又对异己进行了大清除等大事后,本就是青黄不接之时,又恰逢此等祸事,简直堪称不堪一击。少年皇帝在位仅仅一年半就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而始作俑者龙井海在大军围城之前便已逃之夭夭,所以当小皇帝风餐露宿疾行荒野时,陪着他的只有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老臣魏齐峰,还有几个定远帝原来身边的贴身护卫。
“陛下,已经是第三波人了。”一个护卫面色凝重。
两月前大麗的堂堂万顺帝陛下就踏上了流落天涯的逃亡之路,此时小皇帝轻声叹了口气:“看来那群南蛮子还是不肯放过朕…来了些什么人?”
“陛下,三个武将,一个武王带队,听说还有个王级灵修…恐怕又是一番苦战。”那侍卫苦笑,“陛下请放心,先皇是我等疏忽才横受此辱,我等已存死志,纵舍了这大好皮囊,也定护陛下无恙。”
“还真是看得起朕…”小皇帝锁眉。
大麗与南荒等十六国共处武域,相互接壤,数百年相安无事,虽局部动乱不少,但像这样发起国战流血漂橹之事却少有发生,即便有也只是小国之间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出动王级力量,可不是一件小事。
武泱尚武,武修千万,王级强者不过一手之数,将级也不过区区数百,此时追杀一个王朝余孽就出动了两个王级三个将级,堪称大手笔。
这是必杀之局。从中也可以看出东荒那位汗王的决心,毕竟请动这样的人物出手代价可不小,足以让一些暗中窥伺的人就此退去。
大麗有两位王级,其中一个带着先帝突围失败血染异域,另一位便是国师魏齐峰,纵是先帝也只是半步王级。另外几位护卫长也都是武将巅峰,可以说大麗的尖端战力都在这里了,只要小皇帝躲过这一劫,重建大麗势在必行。
这也是东荒汗王不惜代价也要灭杀他的原因---是个人被王级盯上都不会好过,那汗王也不能免俗。
“国师,还有多远到溟?”小皇帝转头问道。
“陛下,三日之内可到溟域。”魏齐峰抬眼观山河地貌,略一思忖,道。
忽的,国师脸色一变,长身而起,先天一气鼓荡,大手一拍,迎向高天。
高天上,一道黑衣身影破灭虚空,一柄金色符文大剑冲下,直指小皇帝!
掌剑一触即分,没有宏大的碰撞,但并不代表这样的碰撞就不凶险。恰恰相反,在这一刻两个王级高手的精气神都攀升到了巅峰,一瞬间胜负已分。
魏齐峰皱眉,右手如针刺一般剧痛。浩荡的剑气在经脉里横冲直撞,让他右手竟有些发抖。
黑衣人傲然而立。
毫无征兆的,一口鲜血喷出,唯有其眼神依然冷漠而坚定。
显然刚刚那一掌让他也不好过。
“灵师?”魏齐峰开口问道。对方境界低于他,却能与他分庭抗礼,显然不是易与之辈,只有灵师才能做到这样逆行伐上。
刚刚那一口血并没有伤到本源,以王级实力几乎一瞬间就可复原。
“前辈,对不住了,有人容不得大麗还有个陛下活着。”黑衣人面色不变,从容揩去嘴角的血迹,神色一凝,双手结印。
魏齐峰修为高于黑衣人,却也不敢托大,先天一气内敛,随时准备雷霆一击。
↑返回顶部↑